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专版

聚力打造“国际人才港” 构建“群雁齐飞”人才雁阵

西湖区:聚天下英才 筑科创高地

  如果说,整个杭州是全球人才群雁竞飞的“逐梦之城”,那么西湖区无疑是各类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理想之地”。

  数据为证:近年来,西湖区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累计入选省顶尖人才计划21人,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引育国家及省市海外高层次人才310人;累计认定杭州市高层次人才1万余人,近3年集聚青年人才12万人……

  究竟是怎样一种魔力和魅力,让五湖四海的英才俊彦如浪潮般奔流涌入,在西湖与山水同频、以智力共振,共同汇聚起西湖区打造“国际人才港”的澎湃力量?

  答案蕴藏在西湖区一项项熨帖人才的行动中——从“西湖英才引智工程”“飞天计划”到“栖西聚才”专项行动,西湖区构建了“立体式”人才服务新体系;依托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国科大杭高院等46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区校人才发展“生态圈”;西湖大学城、紫金港科技城、浙大科技园等平台集“产学研”为一体,成为人才引领创新的策源地……

  在西湖区,通过优服务、筑平台、促融合,一场人才与西湖共同成长、互相成就的“双向奔赴”已然开启。

引凤栖西 培育“热带雨林”人才新生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在西湖区,有一场大会将科技、人才、创新3个元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就是一年一度的云栖大会。作为云栖大会永久会址的云栖小镇,目前已集聚了国家、省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145人,院士21名。

  如何让这些高层次人才将西湖作为“栖息地”?今年以来,西湖区创新开展“栖西聚才”专项行动,联合13家部门、平台组建区级人才服务专班,面向84名院士等顶尖人才搭建“一对一”专属服务团队,切实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专家指出,未来城市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产业与人才的竞争。今年杭州设立首个“人才日”,全面升级上线“杭帮彩”人才服务机制,全方位礼敬和服务人才。

  作为杭城核心区之一,西湖区在充分考量区域人才集聚度、服务需求量的基础上,在区行政服务中心以及主要镇街、平台、社区设立三级服务专窗60余个,人才落户、证照办理、项目申报等各类事项均可在服务专窗实现专线受理、专人对接、快速办结。今年9月29日,西湖区举办了杭州人才日西湖创享荟专场活动,通过“云上”的形式让各个人才服务专窗逐一亮相。

  首届“杭州人才日”之际,西湖区还开展了“杭向未来 相约西湖”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组织了数梦工场、农夫山泉、政采云等200余家重点企业及重大科研平台,面向应届毕业生等人才推出就业岗位4100余个。今年以来,西湖区累计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96场,为各类人才提供岗位5.75万个。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

  在西湖区,一个总面积1090亩的浙江(云谷)人才客厅呼之欲出,将致力于成为浙江省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的标志性项目;“真金白银”的投入成为人才成长的“阳光雨露”:仅去年,西湖区发放各类创业资助8.14亿元,惠及人才5.49万人次;云栖大会、杭州“创客天下·杭向未来”2022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现代服务组等赛事活动吸引各类人才集聚,不断奏响人才与西湖区相互成就的交响乐。

群贤毕至 构建“群雁齐飞”人才新格局

  一个地区的发展能级高不高,最直接可感的就是对人才的吸引力大不大。

  在西湖区,有46名院士在这里潜心学术,有21名省顶尖计划专家在西湖扎根发展,近3年有12万青年人才在此落户,超40万名创新创业人才纷至沓来……各类人才“群雁齐飞”形成了广阔的“人才版图”。

  如果把西湖区的人才矩阵形容为一个“金字塔”,那么西湖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杭州市“杰出人才”于洪涛无疑代表占据“塔尖”的高精尖人才之一。

  疫情发生以来,于洪涛带领西湖大学攻关团队花费两年多时间,研发出抗新冠病毒口服药并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只有当我们成为重大生命现象及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才能占有先机,将之转化成全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于洪涛说。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在西湖区,由院士等尖端人才“头雁”引领,青年博士等各类人才“群雁齐飞”,群策群力共同应对科技创新带来的大变局。

  由仇旻、李强、赵鼎、阮智超合作完成的“微纳尺度光热调控及应用”,荣获2021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西湖大学工学院讲席教授默罕默德·萨万院士带领团队自主设计出神经芯片,实现了数个生物医疗芯片领域的重大突破;云栖工程院黎珍辉博士以数据和计算驱动为城市数字化探路……

  此外,还有杭州市“杰出青年人才”王睿,“浙江省优秀博士后”白蕊、鄢仁鸿……随着一大批英才将西湖区作为筑梦的理想之地,更多0到1的突破在西湖区这片丰沃的土壤上加速落地转化。

  青年人才好比拂晓时刻出现的启明星,是一个城市的潜力、活力和希望所在。

  为了让更多青年人才选择西湖、扎根西湖,在“杭州人才日”西湖创享荟专场活动上,西湖区迭代升级大学生创业创新“启明星”计划,联合35家重点单位成立人力资源行业协会,为大学生双创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外,西湖区还成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联盟、杭州全球青年人才中心西湖分中心,举办西湖青年“星创”大赛、“万朵浪花”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使西湖逐渐成为青年人才聚集之地、辈出之地、向往之地。

才产融合 打造“近悦远来”人才新高地

  西湖区汇聚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18所高校,智源密集,如何挖掘和转化高校智力成果,是西湖区构建高校经济生态圈的重要命题。

  8月份与西湖区签订区校深化合作的西湖大学无疑是产学研转化的“标杆”。一年前,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正式启用,致力于打造“中国新型大学第一城”的西湖大学城应运而生。目前,西湖大学已产出72项研究成果,重点推进13项国家、省级重大重点项目。通过西湖区提供的定制化一站式产业创新服务,西湖生物医药、西湖欧米生物等22家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在西湖大学科技园云栖基地内汇集。

  从“实验室”到“市场化”,西湖心辰(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蓝振忠在“AI心理咨询”领域先行先试。2020年6月,他作为特聘研究员加入西湖大学,带领团队研发了“聊会小天”小程序,已帮助来自全国各地咨询者近两万人。该项目去年入选“西湖英才计划”A类项目。近年来,西湖区深入实施“西湖英才计划”,对入选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和最高3000万元西湖科创直投基金等精准扶持,累计近400个由院士、顶尖人才等领衔的优质项目入选,12家英才企业上榜杭州市今年“准独角兽”企业榜单。

  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和未来。西湖区深知,真正的人才最看重的是成长的舞台、发展的空间。

  为了进一步搭建人才“产学研”转化桥梁,西湖区联合国科大杭高院共建HIAS科创园总部园区,发布国科大杭高院首个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科创大脑”;与浙江大学等10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建设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产业带、环浙工大创新创业集聚区等前沿产业创新平台,全方位推动区校人才合作向纵深迈进。

  在西湖区青芝坞的群山之间,藏着一个石虎山机器人创新基地,这里汇聚着智能协作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20余个高精尖人才项目。作为西湖区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产业带的首个启用园区,该基地预计五年内引育企业5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余家。

  通过与高校、创新平台紧密合作,西湖区在全球人才竞争中体现了高指数的人才吸引力和高效能的成果转化力。

  近年来,西湖区共落地高校经济项目375个,促成产学研项目237个。去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4万件,位列全省第一,科学进步创新指数居全省前三。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西湖区将不断发挥高校与科创平台的支撑、引领、辐射作用,聚力打造“国际人才港”,使高层次人才聚集数量继续保持杭州市前列。

  (本版图片由西湖区委人才办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4 西湖区:聚天下英才 筑科创高地 2022-11-13 浙江日报2022-11-1300005;浙江日报2022-11-1300013;浙江日报2022-11-1300017;浙江日报2022-11-1300012;浙江日报2022-11-1300027 2 2022年11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