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专版

双碳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的苍南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美丽浙江南大门”温州苍南以国家3060碳目标为引领,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新路径,化区位劣势为生态优势,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县域样板。

  领导重视、政策支持,绿能新增长极崭露头角——新时期开启新征程、面临新任务的苍南县政府充分认识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抢抓“双碳”政策历史性机遇,将“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发展示范地”作为苍南“十四五”发展目标定位之一。苍南在省政府指导、温州市政府支持下,充分发挥“山海林田水”生态资源优势,全面布局、重点开发、多元协同,形成“两电一区一带”新能源发展格局,以“绿能”撬动县域实质性发展,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富民之路,把“零碳”关键词镌刻成苍南的金字招牌。

  聚焦“两电”,实现能源、工业领域的低碳变革——苍南积极构建以“千亿核电”“千亿风电”为龙头,抽水蓄能、新型空气储能、整县光伏、潮汐能、氢能等“多能并进”的清洁能源及其关联产业集群,目前在建或谋划项目总装机容量超1400万千瓦。远景苍南零碳产业基地项目“绿能小镇”建成后将具备生产海上风电整机的能力,政府帮助对接引导风机关键零部件制造业头部企业落户,形成全产业链风机制造研发基地,年产值达100亿元,年税收超2亿元。同时以碳目标为契机强化结构减排,进一步推动苍南传统工业、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控制高耗能存量企业扩张,大力度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不断深化七类重污染行业整治,打造能源种类多样、技术水平领先的“绿色低碳城”。

  利用天然碳汇禀赋,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苍南县海域面积有378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50多公里,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蓝碳资源丰富。苍南的龙沙、中墩、沿浦、渔寮、霞关等地盛产紫菜,有“中国紫菜之乡”之称。近年来,当地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紫菜、海带等大型海藻养殖作为碳汇渔业主导产业加以大力扶植,取得显著成效。在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上,苍南县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2009年启动了全国第一个碳汇项目——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2009年碳汇造林项目,开创了碳汇项目的先河。2021年县资规局成功申报了1216亩林业碳汇先行基地,2025年预期年固碳量将达到155.61吨。

  推进海岸线保护与生态修复,全面构筑绿色安全屏障——实施退围还滩、退养还湿工程,强化滨海滩涂湿地、重点港湾、海域海岛及海岸线的生态保护和整治修复。联动推进大渔湾、渔寮湾等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与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结合海塘安澜工程,开展海堤生态化改造,种植100公顷的红树林,形成一条以大堤为主线的中央生态绿轴,将滨水绿带与周边环境系统有机衔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海湾景观,高标准打造具有生态保护、山岳观光、文化体验、滨海运动、乡村旅游等复合功能的“山海兼具型生态海岸带”苍南168先行段示范。

  “零碳苍南”模式作为社科赋能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行动研究成果的有效探索,为其他区县提供了珍贵的地方实践样本。

  (本文作者系宁波大学东海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鲁晶晶、西南林业大学段之誉)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4 双碳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的苍南实践 2022-11-11 浙江日报2022-11-1100008 2 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