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片区组团成风景,“三新”勾勒大花园
黄丽丽
和合天台,山水古韵。无论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还是层林渐染的金秋,抑或是清水泠泠的夏日,后岸、塔后、安科等地的“网红民宿”总是住满了客人,秀水山间洋溢着欢笑,展现出一幅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乡村新气象。
乡村发展高歌猛进的背后,是天台县积极探索先富带后富的有效路径,构建美丽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铿锵脚步。
尤其是今年,天台深入贯彻落实省强村富民改革、市“三新”共富等工作部署,以“五大提升行动”为抓手,构建“一带六谷、一环三片”格局,推动农业农村从“发展型”向“共富型”跃升,探索形成了“新农民、新农村、新产业”为特点的“三新”共富天台经验,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县等近30项省级以上荣誉。
“后岸模式”
对村庄经营的启示
村庄经营,是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新尝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村庄只有农产品生产、居住和生活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村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康养价值、民宿价值等多元价值愈加显现。
天台县后岸村的发展历程就是浙江乡村发展的缩影。十多年以前,后岸村村民以石矿开采工作为生。2011年,浙江省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后岸村决定全面关停石矿,发展农村休闲旅游,走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之路。
这条路怎么走?后岸村率先开展村庄经营,注册成立浙江天台寒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推出“村集体+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奉行“一个村就是一家宾馆、一家企业”的理念,实行统一分配客源、统一宣传营销、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内部管理,有效遏制农家乐经营秩序混乱甚至欺客、宰客等现象。
在美丽乡村建设十多年的进程中,许多村庄存在着“重建设、轻运营”的现象。这就导致村庄看起来很美,但没有持续的生命力,更谈不上村民有收益了。而后岸村的经营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让村集体和村民在发展中受益。村里每入住一位客人,除了寒山公司收取的管理费用于村庄治理和发展外,其他收入都归农户。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经营不仅是被热议的词语,也是值得探索的路径。在市场化运营模式中,政府、运营商、投资商、村集体、村民、专家等都需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只要各村庄坚持经营意识,持续广泛地引智、引资,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便将不断涌现。
片区化建设
新农村焕发新活力
始丰溪,天台的母亲河。苍翠的青山簇拥着一溪碧水蜿蜒而过,仿若一条碧色的玉带串联起沿岸大大小小的村庄。安科新村,就坐落在始丰溪畔,由安科、上裘、巧坑3个自然村组成。
过去,始丰溪沿岸的村落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免不了因为土地、溪滩的归属问题起争执。2019年,天台以全省美丽乡村现场会为契机,打破区域界限,推行片区化组团发展模式,形成乡村振兴的新动力。安科新村也摇身一变成为“安科片区”。
据悉,安科片区以安科新村为核心,以“十美共富”未来乡村为载体,投资15亿元,规划建设七彩滑草场、和合咖啡厅、户外露营基地等20个项目,串联始丰溪沿线9个村,打造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
滑草场是安科新村第一个“出圈”的游乐项目,位于全村中心。极目远眺,滑草场顶端与掩映在山雾中的龙山重合,七彩滑道仿佛一道彩虹倾泻而下。村中心保留了一片原生态松树林,布置了丛林魔网、丛林穿越、户外小火车等游乐设施,吸引游客慕名而来。
“片区组团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滑草场项目就是安科新村和山头裘村一起合作开发的,山头裘村出土地,安科新村则负责周围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安科新村党总支书记裘旦梁介绍,有了滑草场等项目的带动,村里旅游业态越来越丰富,人气更旺了。去年,有10万多名游客来村里,带来2000多万元的旅游收入。安科片区也成为天台县正着力打造的未来乡村领航区。
从最初的“千万工程”到后来的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建设农村综合集成改革,安科新村迅速发展的每一步都踩对了时代的节拍。片区化理念提出以后,安科片区还将周边杨梅、艾草种植基地,茶园,田野家庭农场连点成线,提供农事体验、农趣DIY、亲子采摘等活动,形成了具有区域规模的产业特色。
天台正以片区化发展为特色,以示范村为龙头,以产业为核心,科学定位各村产业功能,全面打造25个片区、39个示范片区,涌现出“强村带动”式、“村园融合”式、“产业联动”式、“景区辐射”式等片区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经验。
组团式发展 新产业打开新天地
单个乡村的资源有限,无论是产业布局还是招商引资,都难成气候。组团式发展,将多个村绑定,有助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满足当前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作为山区26县之一,天台县编制全域“三新”共富规划,统筹资源抓产业,全域优化布局乡村建设空间,让乡村从“单打独斗”变“握指成拳”,唱响抱团发展、共同致富的强音。
走进天台县赤城街道塔后片区,这里就连空气都弥漫着淡淡的药香。近年来,塔后片区以塔后村为核心,以“天台大农场”建设为引领,打造“中药材种植+深加工+销售+服务+旅游”的“五位一体”综合性康养文化旅游休闲中心,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我们不断强化片区化组团模式,通过高端要素注入打造大健康品牌,盘活闲置农房发展民宿经济,有效整合了塔后片区6个行政村的优势,力求将有限资源最大化。”天台县赤城街道塔后村党总支书记陈孝形介绍,该村流转126亩土地建成中草药样本园,带动塔后片区种植中草药1200亩,帮助周边6个村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元以上。
实践证明,组团式的发展能够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因为乡村发展只有基于一定区域和体量,才能具备多元化的功能布局。
后岸村是天台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的典型。为了放大后岸效应,天台以后岸村为龙头、以产业为核心,联合街头镇3个村、龙溪乡4个村以片区组团发展,变“单兵作战”为“抱团共赢”。如今,总面积26.89平方公里的后岸片区,规划了花艺、茶艺、药艺、画艺等八大特色产业,错位布局观光旅游、果园采摘、文化体验等业态,跨乡镇打造全天候乡村旅游景区,形成了规模优势,增强了发展后劲。
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因产业联兴被激活。在石梁镇,以天台山雪乐园为代表的优质项目接踵而来,涌现了遥见、大隐·云·禅院、发现艺家等一批高端特色民宿和农家乐,形成精品民宿群。今年暑期举办的第十四届天台山石梁避暑节,吸引了省内外游客近33万人次,全镇文旅产业收入达70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收10%左右,沿线95%以上农户有效融入旅游链条,带动周边千余农民务工致富。
融合式治理 新农民奔向新未来
“大家吃过平均海拔800米的高山蔬菜吗?万年山的茄子是大自然原生态味道……”在天台县白鹤镇下宅村“红色村播”间,“80后”村党总支书记汪飞飞通过一个半小时的直播,销售高山蔬菜300余斤。
这并不是个例。今年以来,天台县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来料加工和手工工艺等业务,开展红色村播引领、绿色农播带富、蓝色企播兴业、青色助播服务“四播”联动体系建设,让农民变为新主播、手机变为新农具、直播变为新农活。截至目前,全县建设150个“共富工坊”,122个村级直播间,从业人员5000余人,年发放加工费1.2亿元,直播销售累计超过10亿元。
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对村里的大事小事更加关心,村民自治有了踏实的根基。在安科片区,“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成了基层治理新常态。
“从2020年开始,我们每个月都开展‘同心圆’主题日活动。两年来,大家围坐的圆桌上,议出了25个优质引进项目,化解了上百个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始丰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如今街道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逐渐形成,其中安科新村获评省级“善治”示范村,上榜“全国文明村”。
天台是和合文化的发源地。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融合性与独创性的和合文化,这也成了天台乡村治理的“富矿”。
天台县把和合文化植入乡村治理,统筹片区党员、人才、群众等力量,建立片区“和合议事”“和合调处”工作机制,推行群众每日说事、干部每周问事、集中每旬议事、合力每月办事、民主每季评事“五事工作法”,织牢治理“平安网”。
“有纠纷找南山表兄!”在天台南屏乡,“南山表兄”是古时天台南屏人对较高威望者的尊称。如今,“南山表兄”们组成了一支和合调解团,每天走村入户为群众化解“心结”。截至目前,“南山表兄”和合调解团共受理矛盾纠纷416件,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
家风家训是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台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大力推动和合文化进村入户,促进乡风清正、邻里和谐。截至目前,天台共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体验精品线6条,兴建农村文化礼堂356家,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一个乡村,并创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29个、省级善治示范村112个。
(本版图片由天台县农业农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