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千年药乡:在坚守中传承 在创新中发展

磐安打造最具辨识度、影响力的百亿级富民产业

  中药产业是磐安各大产业中发展历史最久、基础最实、前景最好的传统特色产业,也是对外最有磐安辨识度的标志性产业。近年来,磐安始终把中药产业作为强县之基、富民之举、活力之源,加快推进一二三产全产业链高质量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百亿级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

药香千年的坚“守”之道

  中药材是磐安的最大优势,“浙八味”中“磐五味”占了五席。磐安中药材产业的稳步发展,靠的是一代代磐安人的接续努力。

  磐安中药材以“道地”闻名。面对国内中药材产业“道地无地,名方不名,炮规难规,标准失准”的窘境,磐安先后实施了绿色无公害种植、无硫加工等措施,确保地产药材的道地品质,为振兴中药材产业“扛旗举鼎”。

  今天,坐落在江南药镇核心位置的“浙八味”药材城,是长三角地区设施最完善、配套最齐全、规模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汇聚中药经营主体636家,年交易额突破45亿元,90%以上的浙产道地药材从这里走向全国和世界,形成了“买全国、卖全球”的区域中药材交易中心。

  从“中药材产业”向“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迈进,则是磐安在传承之路上的跨越之举。

  2020年11月,江南药镇由省政府正式命名为省级特色小镇。以其为核心驱动,磐安引入多元创新要素,持续完善中医药产业链、光大中医药文化,小镇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特,从特到精”的历史性跨越,凭借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正成为中医药文化走向复兴的重要窗口。在传播和传承中,中医药文化的“根”与“魂”得以活化。

  以江南药镇为主平台,磐安建成千亩规模的磐安中医药产业园、中医药健康产业孵化园,引进康恩贝集团、浙江一方制药、大晟药业等知名药企入驻;后实施了磐安县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项目、“浙八味”道地药材产业集群项目等重大项目,累计下达专项资金1.2亿元,用于磐安县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有跨越,更有矢志不渝的坚守。

  从2002年9月24日在县田径场举办“中国(磐安)道地药材暨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命名活动开幕式”(第一届中药材博览会)开始,磐安以“高举弘扬中医药文化大旗,扛起振兴中药材产业大任”为目标举办药博会。

  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021年,“中国·磐安中药材博览会”正式升格为“浙江省中药材博览会”,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格局和强劲动能。磐安努力打造“全国中药产业振兴发展策源地”“国家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样板地”“全国精品道地药材生产示范地”“浙产优质药材集散地”“全国中药产业技术研发新高地”“长三角地区中医药康养目的地”,依托药博会这个重要平台,磐安中药材产业的知名度、影响力逐年提升。

  这片药香浓郁的安然之地,正逐渐成为中医药文化版图上不容忽视的精神地标,为健康中国书写新的时代注解。

绿色经济的“富”民传奇

  推动磐安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作为全省山区26县之一,磐安经济总量不大,只占全省的0.17%,但中药产业产值在全省的占比达到了9.5%。经过多年耕耘,磐安中药材正从一株“小草”渐变成为当地一大富民支柱产业。

  “这几年,我们承包了农户的土地,以每天150元的报酬雇农户参与种植,农户能获得租金和工资两份收入。”磐安县山之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包金亮说,企业也会鼓励农户自主种植药材。在种植前,企业会和农户签订保底收购价格,并根据当年的市场行情进行溢价分红。

  “我从小就是在药材堆里‘滚’着长大的。现在的药材不愁卖,还没下地就有人等着收。”磐安农户杨水祥说,现在他们家的日子越来越“滋润”,在技术部门的指导下,他的中药材也越种越好。

  2021年,磐安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7.26万亩,产量2.1万吨,产值6.44亿元。浙贝母等“磐五味”主导产品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并辐射带动东阳、仙居、缙云等周边县市农户种植中药材超30万亩。全县共有中药材种植户4.8万户、中药生产企业67家,注册登记从事中药材生产经营单位5536家,临时购销户3000多户。2021年“浙八味”药材市场交易额45亿元,全县中医药产业总产值达70亿元。

  全县有三分之一的农户依靠中药实现了增收,一个产业富了一方百姓,也兴了一方经济。看到中药材产业给老百姓带来的利益,方正珍稀药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方正激动不已,作为磐安种植“仙草”铁皮石斛的第一人,郑方正用实际行动实现了理想:种一片“仙草”富一方百姓,直接带动30多户农户致富,仅每年支付给农民的工资就多达50余万元。从种活一株草到做精一味药,磐安实现了从单纯的中药材种植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转型,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其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产业联动,区域辐射,今天的磐安在开放中共享。

  “共享车间、共享仓储、共享检测”三共享体系初步形成,磐安已建成中药材共享无硫集中加工点11个,每天能处理各类中药材180余吨,在满足磐安本地所需的同时,已辐射服务仙居、缙云、东阳、永康等县(市)。

江南药谷的“数”智时代

  传承是磐安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创新则是磐安中医药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去年召开的全县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大会上,磐安明确将“打造全国中药产业生产研发新高地”写入《磐安县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五年行动方案》中。不久后,“科创中国”赋能地方行首站落地磐安,从更高层面对磐安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剖析和指导。在同年举行的中医药创业创新大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人才又贡献了数十个中医药相关项目,为磐安中医药科研、推广、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

  中药配方颗粒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榜额1000万元;“磐五味”标志性成分及性状特征提取与道地药材标准制订专家挂牌200万元……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中药材核心难题上,磐安建立“揭榜挂帅”机制,企业挂榜发布、政府牵线搭桥、人才挂帅攻关“三方联合”,实现“磐五味”研发突破,振兴磐安中药产业。

  与此同时,磐安紧紧抓住数字化改革机遇,把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思维、方法、技术贯穿中医药全领域各方面,集成中药产业大脑,建成“数字药镇”,打造“未来工厂”,推进“数字中医”建设,以数字化引领中医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现在规模化种植贝母,高科技帮了大忙。”种植户陈红指着田垄边的一盏盏像小路灯一样的设备,“紫外线诱虫灯省去了驱虫的麻烦,种出来的中药材更生态。”

  陈红口中的高科技,远不止诱虫灯这一项。她掏出手机展示了一笔最近成交的订单:“还没种下去呢,明年的货就有人订走了。”数字化应用“浙药通”显示,一家中药企业在“云端”预定收购了1000公斤浙贝母。陈红滑动手机页面,种植基地照片、温湿度参数、产品检测结果等数据一目了然。

  这是磐安自主探索研发的中药产业大脑。在数字化改革的时代浪潮下,磐安围绕生态种植、规范加工、数字流通、全程追溯四个重点领域打造的“浙药通”,入选了2021年度省级数字经济系统第一批优秀地方特色应用、金华市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

  在数字化的“浇灌”之下,中药产业在磐安“老树开出了新花”:在种植环节,通过数字化改革,实现生态种植机制重塑;在加工环节,通过“三共享”体系规范整个加工流程;在流通环节,通过质量追溯确保中药材从源头开始一直到生产加工流通全流程追溯监管,有针对性地更好服务药农、药企和药商,全面提升药材质量。

  “智造”之旅已悄然开启。如今,磐安的中药材种在地里、长在“云”上。今年上半年,磐安在去年数字化改革成果基础上,经迭代升级和增量开发,上线了中药产业大脑。全县7.26万亩中药材种植地块、4.8万余户种植户信息,以及主要中药生产企业的数据已全部上“云”

  通过中药产业大脑,占磐安三分之一人口的中药产业从业者正聚合在一起,告别“单打独斗”。在算法和数据分析的支持下,全县对中药产业政策、科技、金融的支撑更加通达,产销两端实现无障碍精准连接,促进了中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规模化提升,实现优质优价。

  让道地药材卖出好价,浙江的数字化改革正为产业发展开辟出新路径。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千年药乡:在坚守中传承 在创新中发展 2022-11-09 浙江日报2022-11-0900005;浙江日报2022-11-0900007;浙江日报2022-11-0900009;浙江日报2022-11-0900006 2 2022年11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