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创新浙江

文章导航

产才共融 青创未来

——“名士之乡”绍兴人才工作发展实招

  “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迈过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三个千亿大关,今年将突破7000亿元;城市经济综合实力跃升到全国第29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2.8万元,是全国的1.6倍;连续10年荣获全省‘腾笼换鸟’考核先进市……”8月29日上午,在“‘浙’十年·绍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一组组数据见证了绍兴十年来的蝶变。

  绍兴为何能以全国万分之八的土地面积创造全国千分之六的生产总值,为何不少经济指标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何能时隔多年后重返全国30强?数据的背后,正是人才的有效引领、科技的强力驱动。

  近年来,绍兴市将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作为首位战略,加快建设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全力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的市域范例,形成了“产才共融、青创未来”的绍兴样板。全市累计集聚国家级领军人才470余人、省级以上领军人才970余人,入选2022年度国家引才计划数在全国同类城市、全省均居第1位,获评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数量居全省第2,人才资源总量超140万人,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居全国第27位。

平台育才 创设产才共融“超链接”

  近日,绍兴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签订了共建磁导航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重点研究磁导航系统等项目。研究院发挥科研优势,企业发挥市场优势,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才兴产,放大人才“磁力场”,高能级平台的强力支撑可谓关键。从引进浙江大学等30家高校院所共建研究院,到汇聚上海、杭州、宁波、嘉兴等地50多家研究院牵头启动环杭州湾创新联盟;从成功创建“浙江院士之家”省级试点,到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60余家,签约院士120余名;从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的星星之火,到涉及印染、集成电路、袜业、珍珠、伞艺、厨具、轴承等7大特色产业,实现协同创新中心市域全覆盖;从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到杭绍临空人才合作创新区、数智人才培育发展样板区、杭州湾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园、智能视觉“万亩千亿”新产业人才平台、艇湖未来科创城、智造人才科创带的多点开花。“打造一个平台、聚集一批人才,带动一个产业”的生动故事正在绍兴的各个角落持续上演。

  为从源头上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同向发力、深度融合,今年以来,绍兴还探索实施“双招双引”机制,抽调精兵强将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四地建立招商引智办事处,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工作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考核,面向经济主战场,重点聚焦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智能视觉四大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绍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悉心爱才 打造青创未来“温暖城”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工作是一项战略性工作。正是在这种使命感驱使下,绍兴为青年才俊定制专属成长“套餐”,切实打响青年人才创业最温暖城市品牌。

  今年以来,绍兴市通过“线上+线下”形式,首次以系统组团方式发布卫生、教育系统“千名硕博”全球引才公告,高规格启动2022年招才引智专列,先后开进上海、武汉、昆明、成都等地,创新推出校园代理、海外直面、平台直投、企业直播等线上“无接触”招聘新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招聘800余场,引进医学、教育类人才2600余人,其中硕(博)士及高级专家979人,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在绍兴招才引智专列开行的5年间,引才数量逐年增长,近三年年均新增青年大学生超12万, 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指数居全国第27位,成为长三角区域最受青年人才青睐的城市之一。

  数据背后,是绍兴对青年人才的渴求与关爱。为吸引海内外各领域青年“后浪”竞相奔赴来绍,绍兴在硬环境上,建成投用绍兴人才之家、人才公园等一批青年专属聚集地,加快推进国际青年人才社区建设;在软环境上,实行青年科学家“免评审”落户和青年人才专家举荐制,聘请26位院士为青年人才举荐专家,对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高校的40周岁以下青年博士以及举荐专家推荐人选,可直接认定为市级领军人才,相比专家集中评审认定时间缩短75%,累计为15家企业“免评审”落户人才19名。同时,举办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暨TR35颁奖典礼、全国首场博士马拉松等重点人才赛会,在中秋、七夕等节点常态化开展高层次人才联谊活动,营造既活泼又温馨的氛围。

激活机制 深耕体制改革“试验田”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早在2020年10月,绍兴就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今年6月,在原先二十条改革基础上,推出新一轮十条改革举措,推动人才工作“破四唯”与“立新标”向纵深挺进。

  为进一步发挥试验区改革“试验田”作用,绍兴积极探索实施用人主体“举荐制”,已有上市企业、县域税收前30名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30亿元以上重大招商项目投资方推荐的18位高级管理人才或技术骨干,被直接认定为市级人才。同时,探索实施人才管理“双聘制”,设置“编制周转池”和高校人才驿站编制名额150个,将23名来绍高层次在编人才纳入编制“周转池”,打破政策兑现地域、社保、人事等限制。同时,试验区还支持重点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头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自主开展中级及以下职称评审工作,通过中级职称64人,完成高级职称转评3人。可以说,“特殊人才特殊政策”开创了绍兴人才工作新风,更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人才+金融”改革让人才更有价值体现。近年来,绍兴市持续改革完善“人才+资本”创业投融资体系,打好“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人才板”金融服务组合拳,组建20余个人才创新创业基金、6家人才服务银行,建立拟上市人才企业重点培育库,为人才提供投融资超90亿元。目前已有12家人才企业完成上市报会,46家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国际板挂牌,2家在港交所上市,1家在科创板上市。

全球纳才 提升兼容并包“国际范”

  9月30日,202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绍兴卧龙集团一名外籍专家作为获奖者应邀参加仪式。

  “我在绍兴生活已有10年,这座城市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每一位来这里的外国人。”这位外籍专家说。

  绍兴被誉为“浙江的罗马”,海外引才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先后共有46位外籍专家获得国家和省政府友谊奖。今年,绍兴还首次入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候选名单。可以说,外籍人才选择落户,除了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被绍兴开放创新的城市气质及细致周到的配套服务所吸引。

  浙江首个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在绍兴建成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园区已集聚外国高端人才80多名,其中包括15位外国院士专家签约入驻,伽利略物流无人机、智能自动化生产线MES系统等一批外国智力项目纷纷落地。这里已成为外国高端人才生活、工作的国际人才社区和创业“硅谷”。

  此外,绍兴还为外籍人才开通来华工作许可办理、出入境签证、购房、车驾服务等“绿色通道”,落实外籍人才市民待遇,推进外国人才“两许可一件事办理”改革,让外国人才在绍兴宾至如归、安家立业。

  (本版图片由绍兴市委人才办提供)


浙江日报 创新浙江 00012 产才共融 青创未来 2022-11-08 浙江日报2022-11-0800006;浙江日报2022-11-0800008;浙江日报2022-11-0800020;浙江日报2022-11-0800010;浙江日报2022-11-0800013;浙江日报2022-11-0800024 2 2022年11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