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质量发展产业平台“云栖样板”
云栖小镇:创新起势 阔步向未来
娄晓涵 沈琳 任路瑶 曹义
引科技之先,领创新未来。11月3日至5日,2022杭州·云栖大会再度汇聚全球目光。以“计算·进化·未来”为最新年度主题,云栖大会的“进化史”,映射出了脚下这片土地的“发展史”——14年,从开发者大会到云栖大会,杭州市西湖区云栖小镇,因“云”而生,因“镇”而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自诞生以来,云栖小镇就坚持以自立自强作为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这里诞生了“飞天5K”“城市大脑”等诸多重大自主创新成果,西湖高等研究院、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大批全省科研“重器”在此扎根。如果要为云栖小镇的创新定一个“坐标”,那么这里就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
当云栖大会再度归来,创新的风向又会向哪走?在云栖小镇,我们拭目以待。
抢占新产业:
乘“云”而上 制胜未来
十年前,云栖小镇因“云”而生,成为全国最早布局云计算产业的特色小镇。十年后,为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云栖小镇乘“云”而上,打造了全省首条百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链。
据最新统计,今年云栖小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近40%。数据的背后,与小镇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密不可分。多年来,云栖培育了阿里云、数梦工场、政采云等一大批顶尖涉云企业,形成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
“这些年,‘空天地海’的顶尖研发机构接连落户云栖小镇,正是基于这朵‘云’所建立起的‘共生、共荣、共享’的产业生态。”云栖小镇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坦言,作为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高地,云栖小镇早已瞄准云计算产业与空天信息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为加速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提供独一无二的空间载体和产业基础。
彼时,“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院士到访云栖小镇,指导创办北斗时空研究院,并在云栖小镇共建集“技术集成、应用创新、高端智库”三位一体的北斗时空平台。自此,云栖小镇迈入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中船海洋信息装备产业园、无人装备产业园、遥感卫星整星平台等产业孵化平台的接连落地,一个“云智能、城市大脑、空天信息”等高端产业齐头并进的新发展格局已然成形。截至目前,云栖小镇已集聚轩宇智能、零重空间、牧星科技等空天信息生态企业135家。
轩宇智能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2所于2015年组建的集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研发、加工、制造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近期,一款多功能编队模块履带车的问世,助推了我国地面装备自主无人技术的进步。
“这是一款面向消防救援、安防排爆、无人值守等场景的新型模块履带车,它能够集自主导航定位、编队协同、自主组网通讯、自主跟随等功能于一体。”轩宇智能总工程师朱志斌说,“从事科技创新,要踏踏实实,真正瞄准最终产品去做,而不是追赶潮流。”
如今,云栖小镇已逐步形成空天信息产业三层架构的生态产业链,上游以数据的采集存储为主,中游以数据的处理分析为主,下游则是一系列数据场景应用的环节。“空天信息产业是驱动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引擎。小镇将进一步发挥科研优势,为浙江省打造‘三大科创高地’赋能助力。”云栖小镇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说。
拓展新平台:
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不久前,云栖小镇与浙大城市学院达成合作,共建先进材料增材制造创新研究中心及先进技术研究院,合力打造云栖小镇增材制造产业生态。
创新是高能级发展平台的“根脉”。近年来,云栖小镇积极发挥科创“强磁场”作用,通过央地合作、校镇共建等尖端布局精准发力,全方位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
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西湖实验室、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云栖工程院、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6家单位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占据杭州市近四分之一比重,创新浓度骤增。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一股中坚力量。全国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西湖大学在云栖小镇孕育而生;地方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创办的新型教学科研机构——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速在小镇构建开放、共享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目前,云栖小镇已累计引进国家、省市级和海外高层次人才145人,拥有院士21名。
当前,云栖小镇依托西湖大学科技园、国科大HIAS科创园等重点高校平台经济载体,推进高校的人才、科研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承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转移,加速产学研项目孵化。
在西湖大学科技园云栖基地内,已汇集了西湖生物医药、西湖云谷智药、西湖欧米生物等22家企业,它们均来自西湖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依托西湖大学现有红细胞治疗、3D打印、蛋白质组学分析等技术,为落地西湖大学科技园转化项目提供定制化一站式产业创新服务。
“蛋白质组学在精准医疗中广泛应用的黄金时代正在来临。我们让人工智能技术变成人类的另一只‘眼’,处理关于人体蛋白质纷繁复杂的大数据,进而解析生命活动的数学规律,最终实现基于蛋白质组的精准医疗。”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西湖欧米创始人郭天南说,目前,企业还组建了一支复合人才团队,积极探索有临床应用潜力的新诊断方法和治疗靶点,重点关注肿瘤、代谢性疾病等人类重大疾病的精准分型、预后预测和精准治疗等。
“订单式”惠企服务,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云栖小镇为探索灵活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路径,专门成立西湖大学服务组,构建了综合服务、产业赋能和金融投资三大服务平台,提供成果转化的全流程服务。
“生物医药类别的企业,用电需求比较特殊。像科研区域的实验室冰柜、细胞间设备等功耗都特别大,大多需要24小时运作。”云栖小镇西湖大学服务组工作人员说,为了帮助企业解决断电、跳闸的隐患,小镇聚焦企业“难点”,通过将电房从地下车库移到地面,并新增一栋新设备电房,增加了5000KVA电力容量,有效缓解了园区的用电压力。
近年来,西湖区为加大对云栖小镇产业平台的扶持力度,专门研究出台了云栖小镇2.0专项政策,首创科创直投基金公司,联合银杏谷资本、浙江智能装备科创投资基金等社会资本力量,为助推项目、人才落户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孕育新生态:
推动“一湖三镇”大融合
从“云栖之眼”俯瞰,六山环绕、碧水中流,云栖小镇风貌尽收眼底。随着云栖小镇加快建设城乡风貌样板区,一个绿色低碳与公共空间交互、数字时尚与科技人文共融的产业发展环境日渐成型。
“创新不是圈养的,而是放养的。”这一说法在云栖小镇得到佐证。作为西湖区唯一入选的“特色产业区类样板区”,云栖小镇以“微改造、精提升”有效活化老园区、老工业厂房,以“小切口、大成效”打造低碳生态公园、河山街支河科技人文景观廊等“云栖八景”,全力构建“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创新创业环境。
有机更新,全方位提升小镇综合能级。“眼下,我们正加紧实施山景路修复工程、河山街支河两岸科技人文传承带提升改造等7个环境整治类项目。”云栖小镇管委会工作人员说。
与此同时,阿里飞天园区、西湖大学高等研究院、国科大杭高院成为老园区“涅槃重生”的典范。到今年底,云栖小镇将累计完成浙江方泰产业基地园区、求是实业园区等14个老旧园区改造,腾转产业空间达300万平方米。接下来,随着会展中心三期的建设,三年内大型商业配套以及超5星酒店将拔地而起,云栖小镇的多元化生活空间日趋完善。
塑造标识,多层次打造小镇科创品牌。在云栖小镇,巧思之下的建筑地标成为不少到访者印象深刻的标识之一。例如,浙江省内最大单体绿色屋顶——云栖空中跑道,让不少“跑友”每日相约;云栖灵感地标——博悟馆、百草园,追溯互联网、数据、计算的自然起源文化,让科创者心有所依。
如今,云栖小镇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一方沃土,永久落户了“云栖大会”“2050大会”“空天信息大会”等极具影响力的科技会议,进一步打响了“云栖品牌”。“以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建设为契机,小镇正精准提升产业图书馆、屋顶花园广场等风貌区标识系统,推动科创者持续焕发创新活力。”云栖小镇管委会工作人员说。
融合发展,宽领域催生小镇新动能。一边是全力抢占产业链制高点,一边是加速建设生态、活力、人文相融合的魅力小镇。如今,云栖小镇已顺利通过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复核,成功入选“杭州数字经济旅游十景”。
“依托三号浦、河山街支河和云栖公园,我们构建了小镇内循环以及连通铜鉴湖的生态网络体系。结合两条绿色水系,小镇将与铜鉴湖实现游线联动,让景区成为小镇美丽的‘后花园’。”云栖小镇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今后,我们将用好小镇的山、水、城资源,全力推动铜鉴湖、云栖小镇、龙坞茶镇、艺创小镇‘一湖三镇’开放互联发展大融合,助推以‘云创’‘科创’‘文创’三创融合为主阵地的特色产业更加鲜明。”
创新引领未来。“站在新征程上,云栖小镇将积极抢抓纳入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战略机遇,持续招大引强、聚集发展动能,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镇,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云栖力量’。”云栖小镇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