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要造节,更要撑腰

  金 梁 刘晓庆

  11月1日,“民营企业家节”成了当日新闻中的热词。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天,在民营企业家心中有了特殊的意义。

  尤其是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三年前温州率全国之先在这一天举办首届“民营企业家节”;今年湖州也设立“湖州民营企业家节”;同一天,永康也迎来第三届“民营企业家节”,企业家们有了自己固定的节日。

  “造节”,是向民营企业家致敬。在浙江,一代代民营企业家依靠勤劳的双手,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干别人干不了的活,把各种不可能变为可能,书写了许多奇迹。他们拥有火山般的能量和常青不衰的生命力,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居功至伟的贡献。

  “造节”,更是寄寓着全社会对民营企业家群体的期待和鼓励。一段时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和外部严峻环境,一些人对民营经济的明天产生疑虑,民营经济是否还会持续壮大发展?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全社会都要给民营企业家、给民营经济送上掌声、加油助力。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民营经济始终是浙江经济活力奔涌的动力所在,也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持续为浙江经济输血赋能。通过“民营企业家节”,认真思考怎样在新形势下优化营商环境,如何保障民企权益,怎么壮大民营经济,这个节才更有含金量。

  其实,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每当浙商爬坡过坎站上新关口,背后都离不开滋养民营经济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从专门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立法,到高规格召开世界浙商大会,高规格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减租让利、留岗补助、创业奖补、发放消费券、强化金融支持……近年来,浙江每年出台企业减负降本政策,并取得明显的效果。

  尤其是在疫情的考验中,浙江先后出台“5+4”政策包、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38条等四轮稳进提质政策,包车包专列包飞机帮企业复工复产,针对特殊困难行业出台相匹配的纾困政策。浙江始终如一为民企“撑腰”“出头”,把“真金白银”送到企业手中,让民营企业重拾发展的信心和底气,让民营经济金名片越擦越亮。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让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脚踏实地干事、放心大胆发展,这才是“民营企业家节”最大的意义。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要造节,更要撑腰 2022-11-02 24995344 2 2022年11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