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

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省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座谈会专家发言摘要(二)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社科理论界必须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职责。近日,全省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座谈会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团结奋斗、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命题展开研讨。本报今日继续刊登专家发言摘要。

  省委党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陈柳裕——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的“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句话的精神实质。

  团结奋斗是铸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宝贵历史经验。不断维护党的团结、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并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既是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和命运所系,也是我们取得百年辉煌成就的宝贵历史经验。

  回望百年党史,贯穿于不同时期的一个事实特征,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正是基于上述历史事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

  团结奋斗是抓住机遇战胜挑战的重大时代要求。当下中国,既面临新的重大战略机遇,又面临诸多新的风险挑战。

  就战略机遇而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面对这种大变局,我们唯有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才能实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变中取胜,在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面临的风险挑战而言,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当今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对中国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二是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还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三是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还面临一些顽固性、多发性问题。为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以实际行动永葆团结奋斗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永葆百年大党的这一精神品格。

  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深刻理解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理论上的清醒强化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拥戴核心的情感自觉、捍卫核心的行动自觉。二是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着力增强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三是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始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何显明——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大视野,对社会治理体系创新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数亿中国人告别了传统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乡村共同体,进入城市这一全新的生活世界,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存环境、生存方式、交往方式最深刻、最剧烈的变革之一。顺应现代社会的变革,建构形成促进社会秩序维系,并给社会个体带来现实生存关怀和精神慰藉的新型共同体,是一个直接关系社会安全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课题。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的重要突破口。其实践路径,一是以普惠性的民生改善,营造社会成员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归属感。要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社会个体作为社会治理共同体成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养成社会成员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使社会治理共同体真正成为社会个体在开放性、流动性社会的港湾。二是以法治社会建设,增强社会成员在社会治理共同体中生活的公平感。法治是稳定社会成员对未来预期的根本依据,公平是社会成员增强法治信仰的根基所在。只有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引导全体人民增强对法治秩序的信任感,树立法治信仰,进而自觉遵守、坚定捍卫社会治理中贯穿的法治准则,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成为法治社会的重要单元。三是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增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感。要通过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成为中国基层直接民主实践的重要平台,使社会成员在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过程中,切实增加主体性存在的感知,从中升华出社会治理共同体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四是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增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治理的崇高感。要在充分保障社会成员自由权利的基础上,弘扬社会主流价值,支持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引导社会成员增强德性意识,广泛参与到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公共生活实践中,将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成为社会文明实践的共同体。

  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同时,总书记还进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思想是发展实践的先导。不同发展理论,对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各国发展,特别是二战以后广大发展中经济体波澜壮阔的发展行为与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二十大报告所提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与全面把握基础上取得的重大发展理论创新成果。与西方新古典主义范式、结构主义发展范式相比,高质量发展理论统筹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兼顾配置效率与福利共享,整合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实际上系统型构了一种新的发展范式与发展形态,以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形成高标准市场制度体系。推动以统一、中性、透明、流动等为导向的市场基础规则变革升级,牵引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以标准、规则、规治等制度型开放,对标国际承诺与国际规则,进一步优化负面清单体系,完善负面清单调整、执行、评估等配套制度,推进负面清单与国内市场延伸对接。

  二是推进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三是推进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体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优化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形成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体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快实现普惠型人力资本提升,促进发展机会、能力、条件均衡,推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省委党校副校长陈立旭——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就深刻阐明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要时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过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合为一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和而不同、多样统一的文化繁荣兴盛新格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许多内涵内容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从而不断开辟新境界、实现新飞跃。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心中的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中华民族智慧、中国历史经验、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创造的伟大文明,在推动历史进步中不断推动文化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为源头活水,从璀璨的中华优秀文化中创造性汲取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等精华养分,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典范。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贯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陈衍泰——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独立章节进行谋划部署,提出“三个第一”的重要论述,把科技、人才、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其中,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实现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的重要内容。

  人类文明史上,自16世纪以来,全球先后形成5个科学和人才中心,分别是16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20世纪的美国。进入21世纪,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21世纪未来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哪里?这一时代之问,对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而言,不容回避。

  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既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有国家重大人才和创新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时期,经济韧性越来越强,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坚实,具备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物质基础和良好条件。现在,国内基础研究的原创性需求和产业升级的市场需求都很强烈;庞大的人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也亟需创新突破和人才支撑;复杂的国际形势,更要求我们加快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比较优势,增强战略主动。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是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坚持党对人才和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二是加快提升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增强自主培养能力,大力培养和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卓越工程师。三是建成适应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求的人才体制机制,加快形成配套的人才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进一步增强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四是加快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区域布局,充分运用好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着力打造人才和科技资源的集聚平台。如浙江在推进“两个先行”的过程中,集中国家和地方优质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五是进一步构建面向全球的开放创新生态系统,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更多人才和创新力量。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执行院长孔凡斌——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一重要论述,从生态维度上科学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要求和使命任务,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在新征程上,必须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问题。共生关系是自然界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高度发展。基于对自然界共生关系的普遍性、多样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人们将生态学共生理论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和实践探索,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价值理念,确认人与自然具有和谐共生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生态维度上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新发展,是中国独立选择的绿色发展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指导。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现代化是目的和结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条件和前提,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显著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生态环境利益,增进人民生态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努力建成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担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使命任务。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改革,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模化能力建设,完善监测监控技术体系,强化监测监控质量管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创新,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面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立足能源资源禀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着力构建高质量的低碳工业体系和绿色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进交通运输体系低碳转型、农林牧渔低碳发展以及建筑全过程绿色化,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战略,完善政策法规和统计监测体系。

  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邱巍——

  为什么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在此背景下,为什么在已经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呢?

  报告中在作出这一论断之前的一句话,为我们理解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提供了基本参照。即,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大党的清醒和坚定。赢得人民拥护和巩固长期执政,是党必须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的理论和逻辑基础。人民拥护和长期执政的关系,就是人民和江山的关系。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重申了这一论断。人心向背决定政权归属。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过程中赢得了民心,体现了民意。但是,在执政以后,怎么还能让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体现民意,始终赢得民心,是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然面临的问题。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这方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有不少教训的。苏共的教训告诉我们,越是长期执政,越要永远自我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十八大以来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之后,得出结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深刻回答。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和显著标志,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浙江日报 理论 00007 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2-11-02 浙江日报2022-11-0200004 2 2022年11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