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专版

给小微水体来一场“整形手术”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优化水系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霜降节气一过,在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禹上稻乡”,单季晚稻已开镰收获,游客们携亲伴友、纷至沓来。除了体验农事,游客们还纷纷在永安村塘北港西池塘边驻足,与倒映在水中的稻穗合影。永安村塘北港西池塘是“禹上稻乡”的中心地带。10年前,这里杂草丛生,水质浑浊,尤其是夏天,蚊虫多异味大,如今却成为村民休闲、游客打卡的网红点。这些主要得益于余杭街道对小微水体进行的“大手术”。

  小微水体是河湖水系的“毛细血管”。为了打通“五水共治”的“最后一公里”,构建“小微水体治理管护”的长效机制。3年前,余杭街道全面开展“小微水体治理”样板创建行动,以深化“三服务”为定力,结合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优化完善水系格局,实现水域管护全覆盖,延伸落实沟渠、小溪、池塘等小微水体管护责任,并根据每个创建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整治。如永安村塘北港西池塘,就实施了“四步法”:首先进行清淤清障,将水塘中的芦苇杂草、塘底的淤泥都清理干净;然后净化水质,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及放养鱼苗净化水生态;再将小微水体融入到村庄风貌中,在水塘周边点缀长廊、凉亭、小桥等景观;最后,通过发放宣传单、圆桌畅谈等方式,鼓励村民加入保护水环境的队伍中,轮流对水体进行垃圾清理和打捞,实现长效管理。截至目前,余杭区共完成了5个“小微水体治理”样板创建项目,涉及中南、永安、洪桐、仙宅等4个村,永安村的塘北港西池塘成了名副其实的样板。

  花香引得蜜蜂来。清澈的水系为永安村打造“开春节”“开镰节”等特色活动品牌提供了优良的环境。近年来,永安村通过稻香体验坊、共享小院、亲子乐园等乡村娱乐阵地,丰富稻香科技艺术节、稻田婚礼、田园间的民谣等全新的主题活动,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型升级,集体经济从2018年的56.85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315.19万元,年均增幅152.2%,村民人均收入实现翻番。

  “塘北港西池塘经过综合整治,水清了、景美了,成了大家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永安村主要负责人说,“近年来,永安村获得了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田园风景线、浙江省3A级旅游村庄、浙江省五星级文化礼堂等多项荣誉,这背后就有‘小微水体治理’的一份功劳 。”

  创新绽放新魅力,实干成就新梦想。下一步,余杭街道将以“小微水体治理”样板创建项目为抓手,深入践行“三服务”2.0版,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小微水体整治工作,以实际行动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乡村环境全面提升总目标。 (严佳璐)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4 给小微水体来一场“整形手术” 2022-11-02 24992410 2 2022年11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