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文章导航

王阳明诞辰550周年之际

绍兴阳明故里正式开放

  绍兴古城府山脚下,西小河蜿蜒千年,灵山秀水间,孕育出悠悠文脉。500余年前,一代大师王阳明在此成长、证道、讲学、归葬……遗存下“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心学思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一脉心学彰自信,一盏心灯耀古城。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阳明文化挖掘与弘扬工作,自觉扛起“为往圣继绝学”的责任,系统性推进保护传承、教育普及、学术研究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10月31日是王阳明550周年诞辰。在此重要节点,历经多年保护开发的绍兴阳明故里正式揭开面纱,在遗址重建的王阳明伯府第、光影展陈心学成就的阳明纪念馆联袂开放,为中国乃至全世界阳明文化爱好者瞻仰遗迹、交流学术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

碧霞池边掬水洗眼 纪念馆中重温心学

  据史料记载,王阳明祖上是绍兴望族。嘉靖元年,由于居住及讲学需求的增大,王阳明开始在父亲王华旧居上大范围扩建“伯府第”,坊间有言 “吕府十三厅,不及伯府一个厅”。为深入研究并挖掘阳明文化的历史价值,绍兴于2019年启动了阳明故里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约8.5亿元、占地面积约40公顷,最核心的工程便是重建伯府第。

  既是重建,那原真性就尤为重要。2020年,绍兴邀请省市两级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伯府第遗址进行了整整半年的考古挖掘。通过对面积达2990平方米的遗址挖掘,此次考古首次揭示王阳明伯府第遗址为框架结构且保存较完整、布局呈中轴线对称的三重三进式主体院落建筑基址及部分西跨院建筑基址,被评为浙江省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系统论述考古、文献后,阳明故里·伯府第迅速开启重建:一轴四进,分门厅、正厅、后厅、辅楼等,设明德堂、至善堂和传习堂及东西厢房。整体建筑参照饮酒亭木质结构特色。

  伯府大埠头、石坊残基、石门框、饮酒亭,玻璃栈道下清晰可见的条石地基……漫步而今的阳明故里·伯府第,史料中先生居所建筑的历史遗存不断映入眼帘。肃立在先生曾掬水洗眼的碧霞池、感悟心学的观象台旁,500余年前的生活场景仿佛就在昨日。

  秉持文化传承和现代创新有机统一的思路,在伯府第旁,绍兴新建了阳明纪念馆、阳明广场,以周边老旧台门及老旧建筑为基础打造了高品质民宿酒店,并整修老旧民宅立面、疏解街区密度等,最终形成文化艺术展示与居民生活有机融合的“泛博物馆”格局。

  其中,阳明纪念馆是一座下沉式两层楼建筑,内设阳明文化数字文献厅、陈列厅、影厅、心源厅和文创体验休闲区等,是人们了解王阳明生平和阳明心学的重要平台。通过借助光影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纪念馆可系统展示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阳明心学核心理念。

  参观中,不少专家学者表示,阳明故里·伯府第、阳明纪念馆的建成,与同在绍兴的阳明洞天、阳明墓一起,已让绍兴成为阳明心学圣地。在此基础上,绍兴还计划研究吕府、西小河历史街区及纪念馆以东片区的改造利用,同时加强对阳明片区周边交通、水系等研究规划,进一步做大做强整个阳明故里产业。

阳明遗迹串联成线 心学精髓深入人心

  如果说伯府第、阳明纪念馆的开放是传承阳明文化的里程碑,那么,同日由国际儒联、绍兴市政府共同揭牌的国际儒联阳明研修基地,无疑为发扬壮大阳明文化注入了澎湃新动力。据介绍,这是国际儒学联合会唯一的一个阳明研修基地,将定期开展论坛、讲学,为中国乃至全世界阳明文化爱好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这一重要平台花落绍兴,一大考量是绍兴是王阳明生活时间最长、留下遗迹遗存最多的地方。正如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所言,绍兴是阳明“心学思想真正的起点”,他在阳明洞奠定了其思想的雏形,因此是其思想的“始条理”之地;晚年他连续六年居住在绍兴,宣讲“致良知”说与“万物一体”思想,是其思想发展最成熟的时期,因此也是其思想的“终条理”之地,“这个始终条理的定位,是不可替代的”。

  另一方面则是,绍兴一直高度重视阳明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工作,通过守护历史遗迹与精神层面的发力,实现了阳明文化在社会的广泛传播。

  据了解,早在1988年,当时的绍兴县就集资25万元修葺王阳明墓。近年来,绍兴又在阳明洞天复建了阳明草庐,在阳明归宿地建设了阳明文化园,乃至如今建设阳明故里,将阳明遗址遗迹串联成线,形成了阳明游旅游线路。

  在这片心学热土上,纪念阳明先生的活动也一直在进行:1989年举行纪念王阳明活动、2016年成立绍兴市王阳明研究院、2017年举办祭祀阳明先生大典及绍兴阳明文化周,自2018年起每年举办阳明心学大会、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并进行“阳明心学研究”课题招标工作和《中国心学》创刊征稿、举办全国大学生知行合一传习论坛、发布东亚阳明文化旅游地图……

  为让“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精髓融入时代、融入社会、落地升华,绍兴还实现了阳明幼儿园、阳明小学、阳明中学、阳明学院的全学段覆盖,并持续实施阳明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广泛开展阳明文化体验、经典诵读等活动。2021年,绍兴市又运用数字化理念追溯“阳明文化”发展历程,建立起阳明文化数据库。

  王阳明主题话剧、歌曲、动画、漫画以及周边文创产品也在绍兴不断涌出。其中,越剧《王阳明》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纪录片《王阳明》在央视播放,动画片《少年师爷之稽山阳明》上映,表演唱《吾心光明》获浙江省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话说王阳明》系列短视频全网播放。

  今年是王阳明诞辰550周年,早在7月25日,绍兴市委宣传部就以《阳明心学与廉政建设》主题讲座拉开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预热活动,制作推出一批短视频、动画、普及读物等,一系列学术会议、论坛讲座相继上演。接下来,绍兴还将举办2022阳明心学大会、海峡两岸阳明文化主题书画创作展、王阳明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主题活动、全国大学生阳明朗诵赛、阳明后学行迹图发布等。

矢志为往圣继绝学 文化高地链接中外

  王阳明一生以讲学为第一要务,阳明心学传播区域囊括了大半个中国,并向周边国家传播,在东南亚留下印记。凭借与王阳明深厚的历史渊源、“为往圣继绝学”的担当作为,近年来绍兴正逐步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阳明文化高地。

  在国内阳明文化学术交流中,永久落户绍兴的“阳明心学大会”可谓是一年一度的重要盛会。该大会由绍兴与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等权威学术机构共同主办,每届都吸引众多专家学者前来交流,相关话题一直走在阳明文化课题研究及学术交流的前沿。“离开了绍兴,也就无法研究阳明心学。”我国著名阳明学研究专家、浙江省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钱明表示。“绍兴是阳明心学的发端地、成熟地和传播中心地,绍兴与阳明心学、阳明心学与绍兴,永远是相互融为一体的。”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浙江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院长董平表示。

  去年,绍兴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后,又成为中日韩学者交流阳明文化的重要窗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绍兴已举办中韩阳明心学与退溪理学研讨会、中日祭祀王阳明等活动,与日本九州大学、北海道大学以及韩国岭南大学、忠南大学等学术机构交流互动。此外,绍兴还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院开展阳明文化战略合作。

  对于绍兴多年来在阳明文化传承和弘扬上的努力,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刘延东多次肯定,表示希望与绍兴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积极作为。

  而今,随着阳明故里·伯府第、阳明纪念馆的建成开放,绍兴越发成为全世界阳明心学爱好者向往的心学圣地。“我们将切实扛起‘心学圣地’的责任使命,久久为功传承弘扬阳明文化,知行合一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更好地把阳明文化发扬光大、推向世界。”绍兴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绍兴阳明故里正式开放 2022-11-02 浙江日报2022-11-0200006;浙江日报2022-11-0200009;浙江日报2022-11-0200015;浙江日报2022-11-0200011 2 2022年11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