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今日宁波

革新生产工艺 拓宽应用范围

再生水成为甬城的“第二水源”

管贻君

  在鄞州区福明街道,有一条长1000多米的陆家河。十年前,这是一条又臭又脏的内河。可就是这条曾经的“臭水沟”,成了宁波探索再生水应用的“样板”,见证再生水应用从单一生态供水领域到走进工业生产、市民日常的“破圈”之路。

  宁波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浙江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国平均水平的45%。市民生活要喝水,企业发展要用水,城市的美丽宜居离不开水。为此,宁波通过“境外引水、境内挖潜”的方式,千方百计保障供水。这其中,一项“沉睡的水资源”——再生水,正通过宁波不断的努力,被逐渐唤醒。

  再生水,是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在净化水厂经过几十道工序处理后,最后达到一定水质要求、满足某些使用功能,并且可以安全有益使用的水。再生水水量稳定、水质可控,和日常饮用水放在一起,用肉眼基本无法分辨。

  近年来,围绕河道生态补水、工业用水、市政杂用水等领域,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不断提高再生水的生产,拓展再生水的应用范围。在这一背景下,2013年,宁波最早的再生水回灌试点项目——鄞州区陆家河项目应运而生。

  去年6月,陆家河边的原江东北区污水处理厂换上了“福明净化水厂”的牌子。这一次更名,意味着生产工艺和再生水水质的不断提升。近年来,福明净化水厂的污水处理工艺由原来的“混凝—沉淀—过滤”改为更先进的膜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生产工艺和再生水水质不断提升。

  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福明净化水厂工作人员阮振朝说,经过改造,项目一期运用了MBR的膜工艺处理系统,二期增加了深床滤池和前端的深度处理。现在,该厂出水水质已经能够达到省清洁排放标准。

  目前,宁波再生水作为生态补水的处理工艺已经成熟,还配套制定了较高的企业标准,水质提高的同时生产量也在大大提升。其中,污水处理量从2013年的22150万方提升至去年的33012万方,今年底有望达到34378万方。生产的再生水由2013年的119万方攀升至去年的1912万方,到今年底有望达到4500万方。

  随着再生水的量质提升,这部分水资源实现“分质供水、优水优用”,被逐渐纳入工业供水体系。

  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工业供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宁波制造业发达,钢铁制造、电力生产等耗水量高的企业在工业经济中占比较大。早在十几年前,宁波就开始倡导“分质供水、优水优用”,将大型工业企业供水与城市自来水供水分开,让优质水于民。

  位于镇海石化区内的岚山净化水厂(原北区污水处理厂)借助位置优势,已向石化园区企业提供再生水作为工业水源。岚山净化水厂分管副厂长朱琦说:“经过污水处理之后,岚山净化水厂出水水质达到省清洁排放标准,可以直接作为工业用水的水源。现在日均水量在2.4万吨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岚山净化水厂是宁波市首次采用“超滤膜+反渗透膜”双膜工艺的净化水厂,当前日均水量为3.36万吨,未来将达到13.36万吨。经过“双膜”处理的再生水水质远远优于一般工业用水标准,同时它的性价比还高,能降低企业用水成本。

  如今,再生水又进一步用于市民日常。市政环卫洒水车用它来洒水扫地、浇花浇树、灌溉高架上的绿植。今年上半年,再生水还投入使用到自动洗车装置上,让广大车主用更环保的水资源给爱车洗澡。

  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再生水利用的全国标杆城市。今年8月,宁波又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名单。根据计划,宁波市将投入约161亿元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带动性的再生水相关项目,力争至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超过35%,总量达到2.5亿立方米,较2021年提升187%。


浙江日报 今日宁波 00018 再生水成为甬城的“第二水源” 2022-10-31 浙江日报2022-10-3100004 2 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