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和美金华

  “以前住在大山里,就医、读书都不方便……现在,出门就能坐公交车,家门口就是学校、无论是买东西还是看病都很便利。”说起这些移民后的改变,参加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首届移民文化节“移民共富”演讲比赛的阳山村村民董赛云滔滔不绝。

  阳山村是下乡脱贫移民新村,人口由婺城西南山区5个乡镇共26个自然村组成。上世纪60年代以来,蒋堂镇以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充裕的土地资源,先后吸纳安置来自各地的移民群众,并积极协助移民在第二故乡重建幸福家园,完成一批惠民安居、平安富民的民生工程,使得村民安居乐业、奔向共同富裕。

  据了解,蒋堂镇17个行政村中有4个水库移民大村和1个下山脱贫村,吸纳了来自新安江水库、莘畈水库、沙畈水库等地区以及婺城区西南山区部分乡镇的移民,成为一个典型的“移民镇”。

  “移民兴镇,首先要大力推进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依托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引导移民群众发展产业经济,实现兴村富民的目标。”蒋堂镇党委书记张秋富介绍,为增加移民群众的归属感,蒋堂镇还引导提炼了“顾全大局、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担当图强”的移民精神,凝聚起创业共富的强大动力。

  沙畈水库移民村——沙畈村,由移民搬迁的沙畈、溪口等5个村组成。调整后,有村民1900多人(其中移民人口1600余人),是拥有汉族、壮族、土家族、畬族、仡佬族、佤族6个民族113个姓氏的多民族村。目前,沙畈村已实施道路、管网、综合楼等各类建设项目30余个,累计总投资超过2061万元,完成了一批村民最关心的民生工程,去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钱袋子鼓起来了,资金项目也就多了,内部监督必不可少,监察工作联络站有效发挥了社情民意收集站、矛盾纠纷化解站、党纪法规宣传站‘三站’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廉’动力。”该村党支部书记虞锦明说。

  上世纪70年代初移居蒋堂镇的前源村莘移自然村也是一个水库移民村。刚搬迁时,全村住在一片农场留下的黄泥小瓦房里,全体村民充分发挥“移民精神”,不等不靠,为重建家园干得热火朝天。

  近年来,前源村充分抓住蒋堂镇建设省级现代化特色农业示范镇的机遇,将农旅发展上升为村庄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结合非粮化整治,致力发展富硒农旅融合项目。

  据张秋富介绍,富硒农旅观光项目总面积达3900多亩,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为主题,将12个自然村打造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地,并通过建设田间小火车将景点串联,项目总投资2.03亿元。该项目将带动蒋堂镇南部区块的产业发展,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致富,走出一条移民村共创共富的发展之路。


浙江日报 和美金华 00019 2022-10-28 浙江日报2022-10-2800014 2 2022年10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