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
高质量打造“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样板镇

  这是一处肩负使命的战略要区,这是一个动能澎湃的产业新区,这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宜居之城。

  位于浙沪交界处的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中心区。这片65.5平方公里的创业创新热土,曾先后获评中国优秀开发区、国家级绿色园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浙江省十强开发区等荣誉称号。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自美丽城镇创建启动以来,立足工业特色型定位,对照“五美”标准,正全力打造综合实力强劲、产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秀美、人居环境和谐的美丽城镇样板镇。

产业问计 科创引领

描绘美丽城镇“工业特色”好风景

  美丽城镇创建之路为何要走“工业特色型”?漫步在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里,答案尽在眼前。

  在该区(街道)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四期项目现场,总投资3亿元的唐人制造项目建设正酣。该项目专业从事集成电路先进封装设备设计、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亿元。如此优质的项目,在这一数字经济产业园中还有不少。该产业园通过低效用地腾退再开发,将平均容积率从0.7提高到了2.4以上,未来有望吸引投资超100亿元。

  建设美丽城镇是更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不同于一般的美丽城镇,需以产业项目为支撑,凸显工业特色。对该区(街道)来说,产业先行的理念早已深深烙印在发展的脉络中。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是嘉善高能级制造业的主平台,也是临沪高能级智慧产业新区的主阵地。近年来,以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全面开展精准招商,推动产业聚势蝶变。

  “全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格科微电子,由世界500强企业、世界镍铁行业龙头青山控股集团投资的兰钧新能源锂电池项目,亚洲著名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康桥资本投资的云顶新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众成包装等项目相继落地……三年来,该区(街道)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2019年到2021年,全区(街道)生产总值从127.97亿元增长到175.51亿元,增长37.15%;规上工业总产值从385.65亿元增长到663.9亿元,增长72.15%,预计今年将突破800亿元,力争明年冲刺千亿俱乐部。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词。2019年,嘉善被列入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勇扛使命担当,激活创业创新的一池春水,建起了一个深度的科创“朋友圈”。随着长三角创新实验场、嘉善国际创新中心(欧洲)、中科协海创联嘉善创业基地、北创产业园等创新载体持续发力,该区(街道)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5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24家,国家级、省级高端人才17人。

  创新招商模式,平台能级裂变新生。创新“基金+股权+项目”等招商模式,推行“拿地即开工”等改革举措,该区(街道)引进百亿级项目3个、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7个。

  问计产业,科创引领,一片美丽城镇“工业特色”好风景愈发引人入胜。

创新治理 绿色转型

开启蝶变跃升跨越发展新篇章

  “电箱下切记别堆放易燃物品……”近日,在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的嘉兴冠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网格员郦雨晨正在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一发现问题立马拍照上传到了智慧管理平台。“有网格员帮忙排查安全隐患,我们更安心。”该企业负责人朱海东说。

  近年来,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实施党建引领现代工业社区建设,探索建立以“包保干部+社区网格员+企业党组织”为主的工业社区大党委,全力推动开发区两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至今,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内,工业企业超过1000家,新居民超10万人。不断扩大的工业规模和日益增长的基层治理需求,是该区(街道)实现跨越发展需解开的一道“必答题”。思路一转天地宽,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以工业社区的概念破题,坚持党建统领网格智治,探索实施工业园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在辖区内科学划分13个工业网格,建立8个纯工业社区和5个混合型社区,配备1个园区管理部,开启了企业网格化管理全覆盖、隐患全闭环、服务全流程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夯实治理基础,加速绿色转型。该区(街道)对老旧工业园区和“低散乱污”企业建立“一企一档”,启动实施4500亩全域有机更新,铁腕推进腾退、整治、提升,累计签约企业超过550家、拆除面积近2000亩。在此基础上,当地邀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对美丽城镇三年建设方案进行再造,聚焦老旧工业园区进行重新规划,高起点打造“二区二城一园一绿廊”的空间发展布局。

  绿色为底,美丽城乡展现新风貌。涵养绿色环境、提升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园区、创造绿色产值……如今的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正大力推进“花园式”厂房建设,有效提升平台承载力,实现了土地容积率从不到1.0向2.0以上的转变,入驻企业从“低散乱污”向“专精特新”的蜕变,美丽城镇绿意正浓。

  一手抓硬件设施,一手抓企业提升。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鼓励辖区企业实施制造业“两化”改造,全区(街道)87家企业先后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索菲亚家居、众成包装、长盛滑动轴承等企业获评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三年来,该区(街道)GDP能耗累计下降率达21%,成功创建成为浙江首批省级美丽园区示范园区。

  创新治理,绿色转型。在这里,在新一轮蝶变跃升跨越发展的篇章正开启。

带富一方 服务升级

提升共享共融和谐宜居幸福感

  松鼠鳜鱼、糖醋排骨、爆炒牛肉、油焖大虾、红烧黄鳝,随着一道道色香味俱全且独具乡村特色的美食被端上餐桌,一场以“乡间大厨秀厨艺,丰收节享‘丰收宴’”为主题的活动,为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大泖村的村民奉上了一场味觉盛宴。“这就是家乡的味道,一个字,美!”看到乡村大厨纷纷大显身手,一位村民笑着说。

  口袋鼓起来,生活才能美起来。该区(街道)以工促农、以城促乡,依托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发展,以喜力啤酒、梦天家居等品牌企业为主导,建设以企业车间、合作社等为载体的“共富作坊”,累计吸纳周边村社劳动力600余人,实现人均年增收约5万元。

  在未来社区看见未来。当城与乡日渐融合,位于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的枫南未来社区,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坐落于临沪高能级产业新区内,枫南未来社区围绕“上海之窗、智汇枫南”的总体定位,全力构建“优质生活零距离”的未来生活场景。社区的文化艺术中心、邻里中心、月牙公园等一系列高端配套,皆由国外著名设计师设计,可满足居民社交、生活、娱乐、教育等多样化需求,成了当地美丽城镇建设中的一个未来智慧社区新样板。

  三年来,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以美丽城镇建设为抓手,锚定“典范国开、共富惠民”工作目标,综合实力全面提升,总投资122亿元的32个美丽城镇项目全部完工,为“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创建奠定了扎实基础。

  此心安处是吾乡。如何更进一步提升百姓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该区(街道)坚持以城镇“15分钟生活圈”打造为目标,成功引进了华师大二附中、上海理工实验学校等多所学校,倾力打造“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惠民科创新城”两大城市功能板块,大众广场商业综合体、惠园小区北区安置房等先后投入使用。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的创建路上,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一路高歌猛进、全力以赴,以争当“模范生”的姿态,不断描绘宜居宜业美丽城镇新画卷。

  (本版图片由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
高质量打造“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样板镇
2022-10-27 浙江日报2022-10-2700005;浙江日报2022-10-2700011;浙江日报2022-10-2700009;浙江日报2022-10-2700012;浙江日报2022-10-2700016 2 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