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我省援藏医疗队圆满完成驰援任务返回浙江

征战高原61天,这一刻掌声和鲜花属于他们

  本报杭州10月24日讯 (记者 郑文 通讯员 陈彬鑫) “欢迎回家!”客机舱门打开的那一刻,所有的掌声和鲜花属于白衣战士。24日,浙江省援藏医疗队在连续奋战61个日夜后,圆满完成驰援任务返回浙江。

  “抗击疫情,职责所在,我们义不容辞。”浙江省援藏医疗队领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马岳峰告诉记者,援藏期间,大家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克服困难,拼尽全力,筑牢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展现了浙江医护人员的使命与担当。

  大战大考显本色,越是艰难越向前。一声令下,8月25日,浙江省援藏医疗队261人飞赴西藏支援当地疫情防控工作。

  许多队员是第一次去西藏。“这次驰援既是责任与使命,也是对个人的历练。”马岳峰说,援藏期间,高原反应、水土不服等困难并没有击退医疗队战胜疫情的决心,大家积极调整状态,迎接各项挑战。

  医疗队根据西藏地处高原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高原地区方舱手册,实施“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出尽出”,早期干预,精准防治。

  医疗队将不同专业背景的医护人员分为8个组,每个组有6名医生和20名护士。医疗6组组长、杭州市西溪医院感染二科副主任师金川有过方舱医院工作经验,每次交接班后,他都要对重点病人一一查看,“我们建立了进舱医疗组岗位工作职责制度、入舱筛查流程、抢救流程等十余个制度流程。”

  “医生,我什么时候能出院?”“我这几天总是睡不好,怎么办?”在方舱,师金川时不时会遇到一些带有紧张焦虑情绪的患者。针对这场“心理抗疫战”,医疗队专门制订了方案,通过访谈、查房等形式,想方设法缓解患者心理焦虑。

  有些患者只会说藏语,如何顺利沟通,让队员花了不少心思。好在舱内有不少志愿者能主动帮忙翻译,有些队员还想出画画交流的方式。

  “你们浙江医疗队不光专业,还有耐心。”一位退休老人出舱前拉着师金川说了好久的心里话,令他心里暖暖的。

  为了守护队员的安全与健康,医疗队将精细化院感管理理念融入工作中;面对疫情导致的物资保障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前后方联动,竭尽所能保障物资供给。

  进入10月,西藏夜晚天气骤冷,雨天气温就更低了。凌晨4时,进行核酸采样的队员,每完成一次采样就需要用酒精消毒双手,冰凉刺骨,反反复复,最后冻得连手指都弯不过来。令医疗队队员、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护师戴鑫感动的是,细心的志愿者会把塑料瓶灌满热水,送到队员手上,暖手更暖心。

  在浙江医疗队的努力下,许多患者和队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经常能从患者的眼神中感受到真挚的谢意,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与鼓励。”戴鑫说。他还记得,中秋之夜,欢庆佳节,篝火旁摇曳着舞姿,即便隔着面屏和口罩,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关怀。

  对年轻队员来说,这次驰援也是成长的磨砺。出生于1998年的医疗队队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脏外科护士贺文记得,出征时,爸妈抹着眼泪为她加油打气。“今天,我终于圆满完成任务,相信他们一定会为我感到骄傲。”她说。

  返程的时候,队员们看到路边的欢送横幅,听到西藏同胞的声声祝福,一句句“谢谢你们”“一路平安”,发自肺腑,令人动容。“期待疫去春来再相聚。”一位队员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征战高原61天,这一刻掌声和鲜花属于他们 2022-10-25 24960516 2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