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二十大时光

视频对话,为大陈岛低碳发展出点子

垦荒之岛,点绿成金

  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梅花湾海风阵阵,海水波光粼粼。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红色的大陈岛号客轮,缓缓停靠码头。大陈岛又迎来了新一拨游客。

  10月19日下午,在大陈镇党群服务中心,当地党员干部群众齐聚一堂,连线二十大代表、浙江新顺发缝纫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质部部长阮玲斐,热议二十大报告,畅谈大陈岛未来发展。二十大报告中,“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表述,让他们对大陈岛的绿色低碳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一次登岛,两次回信。孕育了垦荒精神的大陈岛,一直是习近平同志的牵挂。遵循“大陈岛开发建设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大陈岛接续垦荒,高水平完成“小康的大陈”建设,正努力向着“现代化的大陈”目标迈进。

  红色旅游惠民发展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我深受鼓舞,特别自豪。”连线接通,阮玲斐代表动情地回忆起在开幕会聆听报告时的场景。

  “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这为大陈岛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椒江市民,阮玲斐代表对大陈岛垦荒故事耳熟能详。这次参会,她还特意携带了一幅大陈岛风景刺绣作品,在会场作展示,讲述科技创新带来的生产力变革,也宣传家乡大陈岛的巨大变化。

  听完阮玲斐代表的讲述,台州大陈岛开发建设管委会副主任、大陈镇党委书记金霄翔深有感触。“一直以来,我们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建设‘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金霄翔说,大陈岛坚持实施“旅游全岛化、全岛旅游化”战略,持续擦亮红色旅游金名片,推动生态和经济共赢共生,被评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我是土生土长的大陈岛人,见证了岛上旅游业的繁荣和巨大变化。”民宿经营者罗丹君接过话茬。自2010年回岛创业,她已经在大陈岛拥有3家民宿、58个床位,节假日经常一床难求。

  红色旅游的发展,有力带动了全岛居民转业转型、增收致富。金霄翔列举了一组数据:截至目前,大陈岛共有农家乐45家,其中星级农家乐36家、金宿级民宿1家,总床位数超过1400张。今年1至8月,大陈岛上岛游客达11.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7300万元。2021年大陈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1万元。

  蓝色粮仓和谐共生

  阳光下,海面上的大型铜围网养殖箱,像一个个头尾相连的巨型圆环,蔚为壮观。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大陈黄鱼的成长家园。

  大陈岛是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正争创国家蓝色粮仓试点。经过几十年迭代发展,大陈黄鱼生态养殖产业,已成为大陈岛另一张金名片。

  “我们单个铜围网,大的有3万多立方米,可以模拟野生大黄鱼的生长环境,同时便于饲料和黄鱼排泄物的自然消纳,有利于保护近岸海水环境。”说起大黄鱼生态养殖,大陈黄鱼行业管理协会会长周海华滔滔不绝。十几年来,他见证了大陈黄鱼养殖技术从传统木质网箱到普通深水网箱,再到铜围网深水网箱的迭代升级,也见证了大陈黄鱼产业的蓬勃发展。

  而今,大陈黄鱼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授权养殖企业14家,年产量6000吨,预计今年渔业产值超过8亿元。当前,大陈岛正引入院士团队推广大陈黄鱼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同时推进大陈黄鱼深远海养殖新模式,进一步缓解近岸环境压力。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盛跃明认为,大陈岛新时代垦荒路的历程,也是人与自然从对立走向统一的过程,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陈黄鱼产业的发展,就是一个生动案例。

  绿能海岛打造样板

  行走在大陈岛上,常常可以看见一辆辆中巴车,往来穿梭,接送游客。仔细一看,它们都是绿色牌照的新能源汽车。

  “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也是我们大陈电力人的不懈追求。”大陈供电所所长蒋伟坚说,全电交通、全电民宿、全电养殖……大陈岛正通过建设全电海岛,并率先推出“绿电积分”,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排排白色风机上的巨大叶轮,正迎着海风,缓缓转动。大陈岛是全国风能资源富集区,年有效风速时数达7000小时。岛上建有34台风力发电机,去年发电量达6000万千瓦时。

  今年以来,大陈岛敷设了全球首条柔性低频输电海底电缆,构建起“陆地—海岛—风电”互联系统,大大提升电网安全系数,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400吨。同时,大陈岛投运了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示范工程,利用岛上富余风电制氢,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吨。

  “作为浙江省首批低(零)碳试点乡镇(街道)和首批省级林业碳汇先行示范基地,大陈岛正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机遇,建设充满‘绿能’的海岛,打造全国岛礁碳中和示范样板。”金霄翔充满期待。

  目前,大陈岛正深度对接吴丰昌院士团队,加快海洋蓝碳生态系统应用建设,形成国家蓝碳标准体系。计划实施2000亩碳汇示范林,始终保持全岛森林覆盖率60%以上,不断提高土壤碳汇和森林碳汇能力。

  点绿成金,在大陈岛,正逐渐走向现实。

  链接

  《足迹》故事

  1956年起,一批批风华正茂的青年响应团中央号召,满腔热血登上大陈岛垦荒,将满目疮痍的荒岛变成奉献青春的热土,铸就“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面积不到15平方公里的大陈岛,一直是习近平心中的牵挂。2006年8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大陈岛视察,对老垦荒队员的奉献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大陈岛开发建设大有可为”。此后,习近平又先后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以及老垦荒队员的后代回信,勉励大家努力建设“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并鼓舞新青年当好新时代垦荒人。

  当前,大陈岛已经高水平完成“小康的大陈”建设,正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养殖,积极打造全国岛礁碳中和示范样板,开启大陈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之路。

  报告说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浙江日报 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二十大时光 00006 垦荒之岛,点绿成金 2022-10-21 浙江日报2022-10-2100004;浙江日报2022-10-2100008;浙江日报2022-10-2100009 2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