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自然资源

这十年,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守护好每一寸土地 构筑高质量发展空间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坚持精细化管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盘活存量、优化增量,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为重大项目做好要素保障,将绿色基因印刻进每一寸土地。

  如今的浙江,山更青、水更绿,自然资源禀赋有了丰厚回馈——每一寸被守护好的土地,不断提升的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都成了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和新动力。

“人田对应”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十年来,浙江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成效渐显——

  浙江积极通过土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等途径和措施,加大补充耕地力度,连续22年实现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用地保障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浙江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全国陆域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情特征,面临着耕地总量少、可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困难,保护耕地资源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为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2016年起,浙江在全国率先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每年省级补助金额6.4亿元,用于耕地保护,确保全省可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升,坚决守住粮食安全根基。

  为实现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和高水平保障,2021年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实施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175个,整治面积48.4万亩,形成一批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良好、适合规模种植和现代粮食生产的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优质耕地。

  为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2021年浙江全面推广实施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制,落实党政同责,实现“人田对应”;建设“耕地智保”场景,高位铁塔探头覆盖全省80%以上耕地;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建立“人防+技防”闭环管控机制,精准、动态监管耕地变化,将问题处置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全省已有五级田长和村级巡查员合计6.6万余人。

  摸清的家底,为浙江保护耕地提供了清晰“画像”。2018年1月,浙江开始进行“三调”工作,查清国土资源基础家底。在此基础上,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推进“三调”成果共享应用,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政府重大决策及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有力支撑。今年,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还编制印发全国首个综合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共享应用方案,为共享应用打下制度基础。

节约集约 

盘活存量管理增量双管齐下

  若问浙江的土地利用率如何,一组数据足以说明:截至2020年底,全省亩均GDP达32万元,比2012年提高了68.9%。

  如今的衢州万田乡格外热闹。在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中,万田乡弈园村利用村内闲置用地建设全省首个直播村播试点区——万田乡乡村振兴综合体;谷塘村整治盘活废弃农场用地20亩,建成全市首个农民创业园,搭建创业平台促农民增收。

  这些正是浙江各地火热开展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缩影。

  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浙江开展了一系列有条不紊的行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的意见》,形成“全省一盘棋、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的齐抓共管格局;通过“协商收回、鼓励流转、协议置换、退二优二、退二进三、收购储备”等方式,推进低效用地提质增效。

  “近年来,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先后实施了‘亩产倍增’行动计划、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等,不断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纵深发展。”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

  自2014年浙江启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以来,全省已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共26364个,涉及面积约106.9万亩。

  在完成再开发的地块中,我省工矿仓储用地的平均容积率从0.8提高到1.8,投资强度从107.7万元/亩提高到313.3万元/亩,亩均产出从109.1万元提高到358.1万元,亩均税收从15.5万元提高到44.4万元,一批“低散乱”工业地块实现转型升级、腾笼换鸟。通过低效用地整治,浙江提供了24万多亩公共基础设施用地,优化了空间格局,促进了产城深度融合、城乡面貌改善。

  管理好增量,也是浙江集约用地的途径之一。这些年,浙江在这方面没少花心思。一方面修订完善和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另一方面创新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自2018年浙江推广实施“标准地”出让以来,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出让工业用地“标准地”9446宗,面积36万亩。此外,推进土地复合利用,也为浙江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浙江建立健全土地出让网上交易管理制度,致力于形成全省统一的土地一级市场,努力构建交易智慧化、服务精细化、监管立体化、协同数字化、保障规范化的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数字样本”。

靠前服务 

为重大项目落地抢抓时间

  用地审批的效率,决定着项目落地的快慢。

  2013年,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在全国率先开展省政府土地审批权委托下放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10月28日已实现90个县(市、区)全覆盖。

  审批的“减法”换来发展的“加法”,全省用地审批效率显著提速:城镇村分批次建设用地审批普遍提速近70%;平均审批时间6个工作日,比法定20个工作日缩减14个工作日,比承诺15个工作日缩减9个工作日;从审批到供地基本能做到政府投资项目用地60天内完成,企业投资项目100天内完成。

  2019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推行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合并办理,提出9个“一”具体举措,将两个事项法定办理时限由40个工作日缩减至最多不超过15个工作日。国务院因此通报表扬了“浙江省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大幅压缩审批时间”的做法。

  数字化改革引领着省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系统重塑,也为浙江用地审批带来“加速度”。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按照“一库一图一箱X场景”的总体架构,初步形成了“空间大脑+多规合一、空间保护、空间利用、空间安全4大应用体系”的空间治理新格局。自2021年12月上线以来,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已经归集45个部门1.8亿条空间数据,形成近1200个图层,通过场景加持,可以像管财政资金一样管理每一寸土地,极大地提升了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今年,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坚持数字赋能,变“被动保障”为“主动服务”,在省政府2022年实施的“4+1”重大项目中,确定了167个项目,总用地超20万亩,总投资超6100亿元,开展“百大项目用地报批集中攻坚”行动。依托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浙地智管”场景,浙江做到审批流程全周期节点化管理、堵点难点及时提醒预警、部门上下提前协同协调,实现审批提质又提速。目前,浙江已完成重大项目用地报批126件,为重大项目落地和抢抓国家政策性工具支持争取宝贵时间。

  如何用好海洋资源,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要素保证,一直以来是浙江面临的考验。

  近年来,浙江开展历史围填海区域“集中连片论证 分期分块出让”用海审批改革试点并扩面,采用“同质区块连片论证报批+项目用海分期分块出让”方式,分期分块出让审批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有效提升项目用海审批效率;印发《关于推进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的通知》,通过立体分层设置海域使用权,开启海域使用“立体化”时代。

  自然资源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所在,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十年来,浙江先后出台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等6部地方性法规,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5部省政府规章,修订完善法规规章16部次,平均每年至少完成2个立法项目。

  不断提升的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暗合着不断提高的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在浙江,寸土不止生寸金,这里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高质量发展空间。

  (本版图片由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提供)


浙江日报 自然资源 00009 守护好每一寸土地 构筑高质量发展空间 2022-10-13 浙江日报2022-10-1300005;浙江日报2022-10-1300009;浙江日报2022-10-1300012;浙江日报2022-10-1300008;浙江日报2022-10-1300018 2 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