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周刊

推进质量变革的四个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质量变革,实现质量变革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充分认识质量变革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切实从四个方面推进质量变革。

  培养系统思维,强化思想基础

  实现质量变革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改变,充分认识质量本质变化的内涵,下大气力提高质量,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为我国经济质量变革做好准备。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局部与整体质量变革,需要拥有对质量变革的成果、过程以及各种资源要素进行系统有效管理的能力。高质量的供给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不管是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还是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不管是区域质量整体跃升,还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每个环节都系统全面诠释了提高质量的深刻内涵。实现党中央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要强化和培养对高质量发展系统性变革的把控能力,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质量管理要求的系统思维方法。

  优化政策供给,提供制度重要保障

  强化党对质量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多主体、多要素、多环节,确保相互配合、优化运转、协同整合。加大产品、工程、服务质量领域制度政策供给力度,重点改革农产品、食品药品、消费品等方面质量制度政策供给。通过加强质量监管,有效实施质量标准引领,激发社会大众质量创新动力。通过建立创新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制度、政府优先采购制度,铸就创新产品质量安全底线。随着国际单位制变革,尽早出台单位制变革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政策措施,加快构建高水平的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以及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和与之对应的系统性教育体系。

  建好质量基础设施,强化科技支撑

  标准决定质量,作为国际上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标准水平高低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质量水平的高低。高水平的标准必然需要先进的技术、服务等实践作支撑。通过标准化的协商一致性,汇聚质量变革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意愿,形成聚合力并达成共识。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加强政策、规制、标准等方面的“软联通”,加强与世界各国在规则和标准体系上的相互兼容,有力助推中国产品、中国装备、中国品牌走出去。

  完善人才培养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通过强化产业质量变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拉动机制,倒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改变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造就能够适应和引领质量变革的人才模式。要实施和推进“两个工程”,一是新工科发展工程,结合中国制造2025发展目标,对照制造业质量提升目标以及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战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二是实施和继续推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工程,培养出“中国制造”的创造者。要建立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创新质量提升协同发展新模式,以协同推进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深化标准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联合国内外有关高校开展标准化学历教育,拓展标准化职业教育,培养企业标准化人才队伍。

  【作者单位:浙江省委党校第六期中青一班二支部】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7 推进质量变革的四个维度 2022-10-10 浙江日报2022-10-1000005 2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