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今日舟山

舟山打造法律监督最有力“海岛样板”

陈洪娜 夏 梦 何伊伲

  逐海而居,向海图强,2017年,舟山在全国率先提出海洋检察概念。近年来,舟山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海洋检察工作规律,在保护海洋资源、保障海洋安全、推进海洋法治等领域大胆探索,打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舟山海洋检察工作品牌。

  能动履职

  持续守护一方“蓝绿”

  群鸟蹁跹,遮天蔽日,熙熙攘攘……盛夏时节,舟山五峙山列岛迎来了大量候鸟。今年,岛上发现了27巢中华凤头燕鸥50多只成鸟,数量为历年来最多。这背后,离不开舟山公益诉讼的助力。

  “生态保护,不仅在打击,更重在治理。”舟山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负责人陈俊介绍,舟山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创新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完善生态修复模式。

  五年来,舟山检察机关依法查办污染海洋环境、非法捕捞、海上走私等海洋刑事案件361起952人;办理海洋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19件,督促追缴生态修复补偿金3269万余元,清理海洋垃圾5000余吨,恢复被污染的海岸线近20公里,对非法用海的41个项目合计365公顷海域进行监督,追缴海域使用金、罚款1787万余元,增殖放流9050余万尾鱼苗和上亿粒贝类种苗。

  数智赋能

  织密全域监督“防护网”

  “一直以来,侦查机关与检察机关之间的业务衔接主要依靠线下移送,这种传统办案模式易导致案件流转不畅、信息不透明等问题。”舟山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徐玲玲说,实时掌握案件流转信息并实现执法司法双向衔接成了关键。

  今年以来,舟山市检察院协同相关部门,创建以提前介入引导取证、行刑案件线索互通、类案综合分析应用为三大核心板块的海上安全执法司法行刑共治平台,借助平台大数据资源,实现监督关口前移,打通执法司法数据共享的“最先一公里”。在与海警部门联合开展的专项行动中,通过数字建模、数据比对分析、线索流转处置,排查出重点线索138条。

  “治罪”到“治理”

  亮出海上别样风景

  “海岛基层涉海涉渔矫正对象呈现占比高、谋生难、帮扶难、监督难等问题,成为社会治理的重大潜在隐患。”舟山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许华军介绍,为构建涉海涉渔社区矫正新机制,舟山市检察院联合多家职能部门会签《关于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监管监督的若干意见》,对协同管控、智能监督、帮扶救助等问题予以明确。《意见》实施以来,顺利“出海”的涉海涉渔社区矫正人员已达110余人次。

  靶向矫治涉海涉渔对象,是舟山检察机关创新海上社会治理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该市检察机关探索依靠渔区群众、社会组织参与平安海区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海上社会治理体系。


浙江日报 今日舟山 00020 舟山打造法律监督最有力“海岛样板” 2022-09-28 浙江日报2022-09-2800013 2 2022年09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