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产业转型
找回绿水青山

  本报记者 叶诗蕾 见习记者 孙一鹏 通讯员 吴 拯

  沿着蜿蜒的山路,驶进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只见青山连绵、涧溪叮咚,一幢幢小别墅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水青山中。

  新川村地处山坳,却走出了国内新能源电池行业领军企业天能控股集团。如今,村民开轿车、住别墅,资产达到千万元的农户就有上百家。

  1993年出生的胡浩就是其中之一,他和父亲胡汉平一起经营着一家耐火材料企业。作为土生土长的新川人,他见证了这个小山村的美丽蝶变。

  上世纪90年代,新川人抓住改革开放机遇,以蓄电池产业起步,先后创办了耐火材料厂、水泥厂、金属冶炼厂等30多家企业。村民们口袋鼓了,烦恼也来了。“粉尘漫天、污水乱排,家门口的河道里都是垃圾,恶臭难闻……”在胡浩儿时的记忆里,家乡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

  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2004年,新川村下定决心,果断关停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努力找回绿水青山。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新川村先后淘汰“小散乱”污染企业20多家,胡汉平将原来的耐火材料厂搬进镇里规划新建的工业园区,并投资200多万元,引进了全自动智能生产线,还安装上净水设施,将污水循环利用率提高至70%。针对耐火材料企业能耗高、污染重的问题,年轻的胡浩主动提出节能降碳技改方案,用管道天然气代替煤炭,绿色又高效。

  整洁明亮的车间内,一摞摞隔板材料不断成型下线。“虽然经营成本增加了不少,但转型后企业的发展空间更大了,效益也越来越好。”胡浩说,现在企业专门为天能集团配套生产电池用的高性能AGM隔板材料,2021年产值达7000万元。

  转型后的村子里,笑脸也更多了。近年来,新川村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精品民宿等不断涌现。今年截至目前,村子已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餐饮住宿收入400多万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83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5.3万元。

  “看,守住了绿水青山,我们村照样能发展。”看着村道上驻足拍照的游客,胡浩有感而发。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产业转型
找回绿水青山
2022-09-27 浙江日报2022-09-2700016 2 2022年09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