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阿拉海岛干部有闯劲

——记嵊泗县洋山镇党委书记何海国

  清晨,从舟山市嵊泗县洋山镇大洋客运码头出发,乘船20分钟再驱车1个多小时到达上海城区;傍晚,与招商平台、企业洽谈项目后,从上海赶回洋山研究推进洋山海事服务基地建设……担任洋山镇党委书记一年多来,何海国成了往返浙沪两地的“钟摆族”,来回船票攒了满满当当一抽屉。

  去年7月,50岁的何海国迎来了人生中的新挑战:从洋山开发建设管理服务中心调任洋山镇党委书记,一上任便遇到难题——毗邻上海的洋山,“与沪同城”高质量发展的脚步较慢,离老百姓期望仍有差距。

  “闯”就有盼头,越“闯”路越宽。一任接着一任干,何海国带领团队边思考边探索,海岛的发展蓝图逐渐明晰起来。

  “我们要利用港口海域资源,大幅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弥补海岛地区工业、商业基础薄弱的劣势。”何海国将目光聚焦到洋山海事服务基地培育建设上。

  洋山镇不大,机关工作人员的步行通勤时间是5分钟,但何海国的通勤路却是整座东海大桥。在去年对接大洋山海工基地项目期间,他几乎每周都会去上海与企业洽谈项目。同时,他还积极深挖本地资源,整合洋山亮点政策,打出“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品牌,为企业前期落户提供代办注册服务,优化形成“跑出去、引进来、留得住”的营商环境。

  星光不负赶路人。渔光互补、“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事服务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在洋山落地开花。去年,洋山镇完成引进市外资金超3亿元,新注册企业40家,累计完成注册资金9573万元、新增地方税收5311.44万元。

  产业推进如火如荼的同时,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办到了群众心坎上。听说有乘客夜间出行受阻,他争取开通夜航班次;为教育“双减”背景下的海岛少年支招,他整合资源打造市级试点乡村“复兴少年宫”;为了让留守老人老有所依,他又精心谋划了“暖心驿站”邻里中心。

  何海国特意将办公地点搬到了大门敞开的镇政府会客厅。他告诉记者,这是开门迎客,“让老百姓一来镇政府就能找到我,不然有想法没处说,问题就会越积越多”。

  提起会客厅,嵊港机3002号船老大潘平感触颇深。“以前,洋山只有中港池供船舶避风,由于空间小、位置挤,台风天船多起来停泊很不方便。”潘平回忆,去年他与10多位渔民把会客厅挤得满满当当,向何海国狠狠地“吐槽”了一通。

  渔船避风安全与否,事关广大渔民生计。面对“气哄哄”的老百姓,何海国第一时间召集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探讨,分析研判后当场承诺寻找一处新的避风区。令潘平没想到的是,问题刚提出没几天,新的避风区就找到了。“现在,阿拉碰到麻烦事,都会在会客厅找何书记。”潘平感慨。

  采访中,何海国的电话铃声不时响起,有的是项目进展汇报,有的是来自老百姓的询问。无论大事小事,他都耐心回应解释。正如他的微信名——“飞越海洋”,这份雄心正来自海岛党员干部敢闯敢试的拼劲。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阿拉海岛干部有闯劲 2022-09-24 24778527 2 2022年09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