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民营人才创业园建设风生水起

平湖新仓:为人才搭平台 促企业转型发展

  平湖市新仓镇“创三代”许盛华没有继续从事服装加工生产,走老一辈的路子,而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投资6亿元,将近103亩的老旧厂房重整,建成了一个15万平方米的民营人才产业园。从103亩产值不到4000万元,到如今一期34亩地预计今年年底产值可达5亿元,只有短短一年多。“我们嘉创智谷产业园目前已入驻企业30多家,且都是数字经济、医疗器械等新产业。”产业园负责人许盛华说。

  新仓镇是平湖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新仓镇便借助“引进来、走出去”,聚集了一大批服装、童车和包装印刷生产企业。到今年上半年,相关产业总产值达32.8亿元。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新仓镇正面临三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即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发展、“新生代”交棒潮到来以及日益紧缺的土地空间资源。怎样才能走出更高质量的发展新路子,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亟待破解。

  “盘活现有资源,激活新生代力量,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新仓镇党委委员王臻说,借助腾笼换鸟的东风,新仓镇因势利导,鼓励有实力、有理念、敢创新的新生企业家建设民营人才创业园。眼下,全镇民营人才创业园的规模已达36万平方米,先后引进动脉旋磨装置医疗器械、汽车氮氧化物传感器、可穿戴智能RFID、高端半导体封装等项目105个,预计总产值将达28亿元。

  推动企业走向引才“前台”,需多方合力。“过去的人才创业园多是综合性的,现在的民营人才创业园更偏重于专业性。”王臻说。为此,新仓镇一方面主动靠前服务,组建推进专班,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专业运营”模式,引导传统企业进一步激发存量产业用地的经济活力;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同步配套高标准员工食堂、人才公寓、文体场所等公共空间,满足员工各类需求,让入驻企业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运营。

  平台建好,关键在招才引智。为引导推动民营人才创业园高质量发展,新仓镇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以更好地发挥民营园区引才的灵活性。以嘉创智谷产业园为例,该产业园重点招引人才产业项目。一期运营以来,已成功引入全职院士创业项目1个、人才项目6个,涵盖医疗器械、半导体封装等多个领域。同时,新仓镇还引导成立“新生代(青年)企业家创投联盟”,对初创型企业进行支持,实现入驻园区的企业同园区共同发展。

  民营人才创业园要长足发展,少不了政府的配套服务提质。“办事不出园,无需多头跑。”王臻说。为进一步优化民营人才创业园人才服务,眼下,新仓镇正加快推动建立园区政务服务站,以提升园区落户人才归属感、获得感。未来,通过政务服务下沉园区,园区企业不用出园,即可在园区内一站式办理75项涉企审批事项。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平湖新仓:为人才搭平台 促企业转型发展 2022-09-22 浙江日报2022-09-2200007 2 2022年09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