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农旅融合 “稻虾共作”效益高

张笑言

  这几日,位于南浔区双林镇箍桶兜村浔稻生态园的稻田里,农技人员正对当前水稻长势及田间虫情进行分析记录,针对如何识别水稻病虫害、药剂使用方法及防治工作需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近年来,南浔区双林镇人大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通过走“人大代表对口专业技术支撑+建言献策多方争取政策扶持”等路径,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技术。

  时间回到两年前,箍桶兜村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缺市场,靠村民单打独斗更是难上加难,村干部们一合计,决定发展产业。选择什么产业?在南浔区人大代表谢明杰的带领下,干部群众纷纷行动起来,先后十余次远赴湖北、江苏等地考察农业新品种,最终确定了稻虾共作的种养模式。

  据悉,浔稻生态园面积约100亩,采取“虾稻共作”的养殖模式,每年3—6月可让游客体验亲子垂钓,6月中旬种植单季晚稻,将小龙虾养殖和水稻作物种植融合起来,形成有机生态系统。“为了让环境更加优化,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我们前期对外立面改造、分类垃圾桶增添等提档升级工作进行‘把脉会诊’。”谢明杰说。

  目前,“龙虾休闲趣味垂钓+特色农庄”已逐渐成为箍桶兜村旅游新亮点,也成了不少家庭亲子游和朋友聚会的好去处。“农旅融合不仅要着眼于村,村和村之间也要进行联动,要用全域发展思维,在拓展融合方面下功夫,对相邻村进行整体打造,实现村容村貌的整体提升。”双林镇人大主席陈虎表示。

  “我们还结合时令节气,建议村内推出一系列‘农业+旅游’‘农业+体育’‘农业+文化’等活动,将箍桶兜村打造成融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农旅示范基地。”在谢明杰看来,人大代表要始终以民众呼声为第一信号,把民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履行好代表职责,发挥好代表作用,时刻把人民放心上。

  此外,该镇人大代表还积极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多角度了解、倾听基层民众的呼声,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线上”和“线下”并行、“实体”与“网络”互补的形式,帮助民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浙江日报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00005 农旅融合 “稻虾共作”效益高 2022-09-18 浙江日报2022-09-1800019 2 2022年09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