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取8万班费,这不是家委会该干的事
陈进红
近日,安徽铜陵,有中学生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称孩子所在班级收取高额“班费”,一个学期每人2000元,一个班有40多人,总额高达8万多元。该家长质疑:一学期能用到8万元吗?这些费用到底用在何处?随后,当地教体局回复称,费用由家委会征得全体家长同意,收支不经过班级老师,费用主要用于教材缴费、学习及活动开支等,并列出了详情。
这是所怎样的学校,目前还没有详细报道。但一个高中班级,一个学期就要8万元班费,这多少有点吓人。为什么一次性收取这么多班费?当地官方解释是为减少琐碎费用缴纳次数,一次性多收点。但是,人均2000元的额度,是否给家长带来过重负担,以及这总共8万多元的费用使用是否公开合理,都值得追问。
就目前官方公布的详情看,有些支出确实“离谱”。比如,学科作业资料人均800余元,双减政策之下,高二学生一学期需要购买多少学习资料花费这么多的钱?另外,班级必需品等物品费用5000元,既然是必需品,本该学校自行购置,为什么让学生出钱?
虽然官方称该费用由家委会“征得全体家长同意”,但既然“全体同意”,又何来家长投诉?这背后有没有“被同意”?前段时间,有家委会发动家长“众筹”给教师送礼,有家长就因一句“我不参加”被要求退群。这背后反映出的家委会运作规范性、合法性以及风气不正问题,都值得反思。
更值得追问的是,家委会有无权力收此费用?笔者认为家委会越位了。且不说8万元班费远超普通收费,《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规定的家委会职责,根本不涉及征收和使用班费等财务职能,教育部还曾发通知,明确禁止将讲义资料、试卷等作为服务性收费,禁止将纳入公用经费开支的项目列为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
家委会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家委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师和家长的沟通问题。然而现实中,家委会发展至今,负面标签不断,其运作过程中的“异化”、变味现象不容忽视。
比如,有的家委会成了“联谊会”。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竞选家委会的名场面,在现实中也存在。前一阵,苏州一小学17位家委会成员名单走红,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即使是体制内的家长,也是局级领导。这样的家委会构成是否具有代表性?
再比如,有些家委会成了“工具人”,学校不方便操作的事情通过家委会就可以堂而皇之操作。举个例子,此前某地学校强制家长“众筹”购买校方指定空调,就是通过家委会运作的。
教育部将家委会定位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这个方向当然没错,也是打破原来校方威权独大、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益探索。但是,距离成立家委会指导意见发布已经过去10年,家委会成熟了吗,真正普遍性发挥作用了吗?好的家校关系,边界感很重要。家委会要分清分内分外之事,该管的管起来,不该做的不做。要让家委会发挥提升学校现代治理能力、建立健康家校关系的作用,就必须扭转目前这些错位现象。
家委会不是校方的“附属品”,也不能野蛮生长、自生自灭。面对种种诟病,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主动站出来,正确引导,把硬性原则明确树立起来、落实下去,在制度层面明确其权责边界,让家校双方都有明确的合作模式和现实路径。让家委会回归到该有的样子,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学校都是另一种形式的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