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斌:

勇摘“皇冠上的明珠”

  到过杭汽轮车间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铁骨铮铮的庞然大物,它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运行时,哪怕其中一个零部件出现故障,整个机器都动不起来。正因如此,国际上,工业汽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的皇冠。如今,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能造工业汽轮机的国家只有六七个。

  从1958年杭州半山那片简陋的作坊式工厂起步,到如今工业汽轮机年产量已占全球的20%左右,迈入全球工业汽轮机生产第一梯队。身为掌舵人,我愈发深刻地体会到,杭汽轮的晋级,得益于与自主创新发展的“同频共振”。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为了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工业汽轮机,一代代杭汽轮人前赴后继。尤其近十年,国产装备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我们在加快追赶国际先进的征程中,更是不舍昼夜。

  2015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一年,杭汽轮快60岁了,终于迎来与世界先进同行同台“秀肌肉”的机会。当年,由我们自主研发的首台(套)八万等级空分装置,装备在国家重点能源项目神华宁煤基地项目并成功投产。这是该装置第一次有了“中国心”,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当天成功投产的消息从宁夏传回杭州,全厂欢呼振奋。后来我们还从前方专家那里得知,杭汽轮的工业汽轮机各项指标参数与国外设备相比,丝毫不逊色。一战成名,给了杭汽轮人更多信心,这标志着杭汽轮打开了这一领域市场的新局面。

  作为“国之重器”的打造者,我们深知:杭汽轮自主创新的脚步只能愈跑愈快。

  杭汽轮人都记得,2020年1月,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园区内,我们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年产150万吨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驱动用十万等级工业汽轮机,一举试车成功。它终结了国外对120万吨/年以上乙烯装置的垄断,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世界最大驱动用工业汽轮机诞生了!

  这项代表“中国制造”里程碑式突破的技术背后,难度有多大?汽轮机不仅功率大,精密性要求还非常高。特别是高速运行时,转子震动最大幅度只能是一根头发丝的三分之一。打个比方,就是在汽轮机运行时,其外壳上立着一枚一元硬币得屹然不倒。

  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可这就是我们在做的事。如今,杭汽轮的十万等级工业汽轮机,在大连、舟山等国家级石化基地里日夜不停、全速稳定运转。

  可我们始终清楚,与制造强国相比,我们还有长长的一段距离。眼下,杭汽轮内部流传着一句话:皇冠我们已经有了,还差一颗明珠。

  这颗“明珠”就是燃气轮机。它的设计、研发涉及的学科专业众多,产业链广,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长期投入和积累,是目前全球最高端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代名词,制造技术仅掌握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手中。

  十万等级工业用汽轮机要做到一元硬币不能倒,而燃气轮机也有挑战:要让一根蜡烛在12级台风面前保持不熄灭。一次次试验,一次次重来……

  我常常鼓励研发团队,这注定是一场新的马拉松,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能松劲。目前我们正争分夺秒地向这颗“明珠”全力奔跑,期待成功撞线的那一天!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勇摘“皇冠上的明珠” 2022-09-13 浙江日报2022-09-1300017;浙江日报2022-09-1300020 2 2022年09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