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人物

热映电影称之为“种星星的人”,台州95后女孩、遗体美容师谭欢欢——

星星“种”到天上 温暖留在人间

  “到了!”中午时分,接运车到馆。一个扎着丸子头、戴着口罩、身穿藏蓝色工作服的姑娘和同事一起疾步上前,把担架车抬下来,推向走廊深处的遗容化妆室。天气依旧炎热,在高温下来回奔走,这位姑娘满头大汗——她叫谭欢欢,今年25岁,是台州市殡仪馆最年轻的遗体美容师。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将眼前这个充满朝气的姑娘,与这份凝重又神秘的职业联系在一起。

  前期热映的电影《人生大事》中,殡葬从业者被称作“种星星的人”。“就像电影中说的,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殡葬人则是离星星最近的人。”谭欢欢说,遗体美容师要做的就是服务好逝者和家属,让逝者安息、给生者慰藉。

  大胆选择

  职业背后是民生需求

  殡仪馆虽远离城市中心,但每天人来人往,是亲友与逝者告别的最后一站。

  “遗体美容师要根据逝者家属的需求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包括穿衣、化妆、整形等。”谭欢欢向记者介绍,她虽然年轻,但已有5年工作经验,平均每年服务近150名逝者。

  采访这天中午,送进殡仪馆的逝者是一位不幸溺亡的男青年。因在水中浸泡后遗体发胀,家属提出了帮助穿衣的需求,希望让逝者体面地离开。谭欢欢与搭档朱陈冬接了单。

  穿衣这件日常再简单不过的小事,在这里被细分为净身、穿衣、翻身、整理等步骤,通常需要两位遗体美容师配合才能完成。穿上防护服、戴上手套,谭欢欢与朱陈冬走进遗容化妆室。

  这是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房间,中间摆着一张化妆台。“首先要为逝者擦拭身体。”

  清洗完毕后,开始穿衣。遇到抬腿、翻身这类体力活时,一人扶一人穿,两人动作连贯、配合默契。在专注服务的同时,还需要注重礼仪和细节。穿衣过程整整花费了40分钟,尽管室内开着空调,但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还是让他们闷出了一身汗。

  穿衣完成后,谭欢欢和同事将逝者送往告别厅,与家属简单交代后便默默离开了。不多问不多说,似乎已经成了殡仪馆内约定俗成的服务规范。“亲人沉浸在悲痛之中,我们不便多问,做好服务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宽慰。”谭欢欢说。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不会害怕吗?面对记者的提问,谭欢欢大笑着说:“我胆子很大的!喜欢看恐怖片。”

  谭欢欢是重庆人,第一次了解这个职业是在读高中时看了电影《入殓师》。男主角的职业不被家人理解、认可,但他依然遵从内心的选择,这给谭欢欢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时填报志愿,谭欢欢偶然间在报考手册上看到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心有所动。“分数并不低,而且是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王牌专业’。”尽管妈妈反对,谭欢欢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

  经过专业学习与实习,在熟悉礼仪、前台、化妆、火化等岗位后,谭欢欢主动要求留在化妆组。5年的职场经历让她更加坚信:“遗体美容师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但它背后承载的是民生需求。”

  苦练技能

  以同理心做好服务

  抬担架、搬运遗体……一上班,谭欢欢就像上了发条,一刻也停不下来。“干我们这行,其实是个体力活。”采访中,谭欢欢露出自己使力常用的右臂,目测比左臂粗不少。

  既要有务实的干劲,也要有过硬的技能。5年间,谭欢欢服务过各种年龄段、不同情形的逝者。她说,难度最高的是服务意外去世者,需要通过整形为他们恢复容貌。

  两年前,一位因车祸去世的逝者令谭欢欢记忆深刻。“车祸现场应该很严重,逝者全身被车碾压过,送来时已面目全非,肢体多处骨折。”谭欢欢说,面对这种情况,只能进行遗体整容修复。

  那天,持续站立工作整整5小时,她和两位同事才基本恢复了逝者的容貌。

  除了要苦练专业技术,遗体美容师还需要有同理心。“不管逝者家属提出什么需求,我们都要尽量理解,并且尽可能满足他们。”谭欢欢说。

  有一次,一位逝者家属提出的特殊穿衣需求,让谭欢欢有些不解。这位失去妻子的中年男人,希望妻子告别时能穿上婚纱。

  “我记得他说过跟妻子结婚多年也有孩子,那为什么执着于穿婚纱呢?”这位中年男子的一番解释,让谭欢欢恍然大悟并深受感动。原来,两人虽然已结婚多年,但因家人反对一直没有举行婚礼。这位丈夫始终心怀愧疚,觉得自己欠妻子一个仪式。

  谭欢欢一口答应了。她记得,家属提供的婚纱尺码偏小,又是连体的,比较难穿。那天,谭欢欢和同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为逝者穿上婚纱。

  每次服务完成后,家属的一声感谢、一个欣慰的眼神,对谭欢欢来说都是莫大的肯定。但她也曾遭遇个别逝者家属的刁难。“很委屈,忙了一整天,却被人投诉了。”她回忆,有一次按照馆里收费名目表开出单据,却被投诉乱收费,得知属于正常收费范围后,对方又改投诉她服务态度差。

  但令谭欢欢深感欣慰的是,大家对殡葬行业接受度越来越高。“进这个行业前曾听说有很多忌讳,比如不能跟人说再见、不跟人握手、不参加朋友婚礼。”谭欢欢说,入行后发现这些烦恼在生活中完全没有。“朋友们听说我的工作时,会夸我好厉害!”谭欢欢爽朗地笑了。

  感悟生命

  对生活是满满的热爱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原本冷门的殡葬行业。今年,台州市殡仪馆将搬入新馆,到时将会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谭欢欢们的选择,让遗体美容师这份职业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在领导和同事们眼里,这个性格开朗的姑娘闪着光。“欢欢是2017年从他们学校校招过来的。”台州市殡仪馆办公室主任叶道林记得,当时20多个学生报名,性格开朗大方的谭欢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工作中,她的坚守与努力也被大家看在眼里。

  对于谭欢欢而言,这份职业就像一扇探索生命意义的窗口——死亡这个几乎人人忌讳的话题,在殡仪馆显得稀松平常,每个人都要去直面它。

  她也曾面临亲人离去。“刚来台州工作没多久,爷爷生病去世了。”谭欢欢说,接到妈妈发来的消息后,她赶紧请假赶回重庆。添灯油、挑灯芯……这个家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为爷爷守灵整整3个晚上。妈妈也因为她懂事的表现,开始理解她对这份职业的执着。

  谭欢欢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因为惧怕死亡而痛哭,在悲伤之后,她对于生命有了新的思考。因为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所以她更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更想努力过好当下的生活。

  生活中的谭欢欢,与身边的同龄人一样,爱玩游戏、喜欢旅游。与同事一起动手做捞汁小海鲜,跟朋友一起去周边旅行打卡……谭欢欢的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了很多照片和精心制作的短视频,满满都是对生活的热爱。

  想做什么就去做,人生不要留有遗憾,是她的生活态度。前不久,她想去看海上日出,于是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与朋友们一起自驾去台州黄礁岛。当旭日在海平面上冉冉升起,谭欢欢兴奋地背对着镜头比了个大大的“耶”。

  生活中的她也很有爱心,最近她与室友一起领养了一只小奶猫。“因为喜欢一个名叫史迪仔的卡通人物,就给它取名史迪仔。”谭欢欢买来猫砂、猫粮等必需品,“希望能把史迪仔养得胖胖的,给它一个温暖的家。”

  谭欢欢说,热情地拥抱生活,是这份职业赠予她最好的礼物。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6 星星“种”到天上 温暖留在人间 2022-09-08 24644087 2 2022年09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