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设备“体温”、细听放电声……金华供电所巡检员有点神秘
电力“医生”出夜诊
本报记者 陆欣 杨振华
月亮出来了,热闹了一天的城市渐渐熟睡,但还有不少人在默默地为这座城市而忙碌,电力巡检员就是其中一分子——他们穿着厚厚的长袖工作服,穿梭在大街小巷。
夜晚,记者跟着国网金华供电公司婺城供电分公司开发区供电所的电力巡检员魏征一行3人,为城市的供电线路做“体检”——给电力设备测温,到高压线下进行放电检测、细听“嘶嘶”的放电声……“我们的工作,越是深夜越好开展。”魏征神秘地说。
“扫描”超1小时
精准测量要在夜晚
21时,记者抵达开发区供电所,一辆黄色工程车早已停在楼下。3名电力巡检员正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魏征,今年27岁,瘦瘦的,戴着一副眼镜,是今晚巡检小组的负责人。高钢峰29岁,个子很高,主要负责局部放电检测。33岁的吴旭辉主要承担设备维修任务。尽管天气仍旧热,但他们都穿着浅灰色的长袖工作服,比日常穿的T恤差不多厚一倍。“这种衣服可以防止电弧灼伤,再热也得穿着。”魏征解释。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出发吧。”魏征告诉记者,今晚第一站是开发区秋滨街道的陆村,这里流动人口多,部分住户缺乏安全用电意识,加上线路老化,以前到了用电高峰期,常出现跳闸断电等情况。为了保障安全用电,每到高峰期,电力部门就会对居民供电线路进行全面“体检”。对于开发区供电所来说,陆村这样的城中村是重中之重。“我们班负责设备巡检的一共有10人,一般2人为一组。6月以来,我们每天晚上都要到现场开展设备巡检。”魏征说。
一到陆村,大家就忙开了。
“白天光照充足,会干扰红外测温仪精准测量。所以电力线路测温一般都选在夜晚9点以后开始。”魏征一边说一边麻利地拿出一个外接充电宝大小的红外测温仪插在手机上,然后举起设备,对着房屋外边的电表箱和线路接头一路“扫”过去。“如果温度过高,手机屏幕上就会出现白色的亮点。”
陆村500多米的低压导线、100多个电表箱,查了1个多小时,一切正常。来不及休息一下,魏征的手机里又传来了后台指挥人员的呼叫:“王五元村一家的电缆线烧坏了,现在整栋楼都停电,你们抓紧去。”
“大功率电器最近集中使用,导致这根引线接头过载被烧坏了。”初步检查后,吴旭辉戴着防弧面具和绝缘手套“上场”了。只见他从工具箱中拿出钳子与绝缘胶带,将烧坏的电力接头截断再接续,然后缠绕绝缘胶带。3个巡检员通力合作,经过约半个小时的带电作业,完成了紧急处置。
“应该可以了。”吴旭辉的话音刚落,这栋5层的楼房就亮起了灯光。
3个巡检员早已汗流浃背。吴旭辉脱掉手上的绝缘手套,只见他的双手已被汗水浸得有些发胀。防弧面具里的头发更像是用水洗过一样。
步行逾2万步
仔细听出线路故障
夜越来越深,但巡检工作还没有结束。在去市区湖海塘公园的路上,高钢峰卖起了关子:“接下来,就比谁的耳朵更灵敏。”
在湖海塘公园旁的德胜街上,要进行局部放电检测,主要针对高空电力线路,也就是常见的路边电线杆上的电线。
只见高钢峰戴着耳机,一手拿着用于收集声音的“小喇叭”,另一手拿着POS机大小的局部放电检测仪在电线杆下走走停停。
耳机中能听到些啥?记者接过高钢峰的耳机。“现在轻微的‘嘶嘶’声是正常的背景噪音。这也就是为啥要将这项‘体检’放到深夜的原因。”高钢峰解释,白天噪音较多,会影响局部放电测试仪的精准度。
出现电力故障时,这个声音会有明显的变化。“这,这!”突然,高钢峰停下了脚步,“声音不对。”
记者再次接过耳机,很明显听出了比之前刺耳的电流声。于是,大伙将工程车上的长梯架了起来。吴旭辉登上去后便发现电力线路有破股缺陷。“这就好像一捆电线里断了几根。”高钢峰告诉记者,这几股电线断了以后,电流会通过空气放电。时间久了,会导致整根电线断裂,从而引起大面积停电。紧急包裹处理后,隐患被排除。“通过这些声音,我们可以揪出一些肉眼难以发现的问题,就像使用B超体检一样。”高钢峰说。
5公里的线路,查了近两个小时。这过程中,记者跟着巡检员无数次抬头、低头。拿出手机看看,今天的走路步数已超过2万步。
“并不是所有的故障都能这么容易发现。”高钢峰说,当电线出现毛刺或者凹凸不平的情况时,没有一定的经验就很难分辨,“这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总结,熟能生巧。”一开始,高钢峰也难以听出门道,为此,每次巡检他总是抢着听。现在,很细微的放电声音也逃不过他的耳朵。
电力巡检一般在晚上11时结束,若遇到突发故障,可能要通宵抢修。
“有一次,因为临时抢修,魏征连妻子在医院产检也顾不上。”听到高钢峰的“吐槽”,魏征也有些不好意思:“好在她理解我,为了工作嘛。”
就是这样一个工作狂却是一个十足的暖心人。“过年,魏征总是主动申请留守,让我们回家。”高钢峰表示,冬季,很多山区线路会出现电力线路覆冰,巡检员需要随时待命。
前年春节,魏征就在海拔1000多米的金华北山上支援电力线路“瘦身”减负。“温度降到零下,即便全副武装,还是让人冷得直打颤。”魏征说,他们扛着设备、踏着积雪翻山越岭,脚冻肿了、手也冻裂了。“我不上,就要别人上,总要有人去做。”魏征说得轻描淡写,这让还没参加过高山抢修的高钢峰既佩服又羡慕。
今年排障655处
人工巡检必不可少
由金华开发区供电所负责巡检的电力线路有1000多公里,以前,供电所巡检员分网格管理,每回都要徒步行走十几公里。
“现在有了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电力设备巡检跟以往大有不同。”魏征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所里已有不少同事取得了无人机操作证,有时白天就能开着无人机出去检测,需要徒步巡检的地方减少了80%。但设备还是无法完全替代人工,特别是在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
比如眼下,强对流天气和台风较多,供电线路设备容易损坏,人工巡检必不可少。“前几天一场暴雨大风,导致树枝飞上开关裸露点,产生了火花。”在巡检的过程中,高钢峰与队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化解了风险。
日常工作中,这些基层电力巡检员不仅仅是供电线路的“体检师”,也是老百姓用电的“连心桥”。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企业对可靠用电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金华开发区供电所的供电面积、供电容量、用电量和用电用户都大幅增加。“巡检过程中还可能碰到居民反馈用电问题,这可以为后续电网和电力设施改造提供重要信息。”魏征介绍。
今年以来,金华开发区供电所的电力巡检员共查找并排除电力故障655处,避免了大量停电事故的发生。
记者跟随巡检员采访的那晚,因为有临时抢修,巡检时间较长。接近凌晨2时,3个巡检员的手机铃声陆续响起。“还没忙完吗?”“什么时候回来?”电话另一头传来催促声,那是家人的牵挂。“回家的路上,抬头看到家中亮着的灯,就感觉特别温暖。”魏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