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新锁国论”是对学术研究的过度解读

  近日,学术刊物《历史研究》刊发的一篇论文《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受到关注,一些网友认为是在鼓吹“闭关锁国”有利论。认真阅读这篇1.5万字的论文,客观讲,这样的解读有误读成分,脱离了其本意。至于有人就此认为,这喻示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转向,则更是风牛马不相及,荒腔走板。

  其一,断言论文是在鼓吹“闭关锁国”有利,显然是曲解。该论文讲到,明清政府“自主限关”政策具有维护国家主权、防范西方殖民侵略的意图,“有其历史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西方殖民主义者血腥东扩的步伐”。其实,这只是学术探讨的一家之言,但一些网友却据此断言该论文是在鼓吹“闭关锁国”有利。细读全文,它本意是在辨析“闭关锁国”概念是否准确,倾向于使用“自主限关”来概括明清对外政策。即便认为“自主限关”在当时背景下有一定合理性,文章也对其弊端进行了分析批判,认为“局限性十分明显”,“只能得到短期自保”,“实际上站在了时代发展的对立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明清王朝的命运和中国社会的走向”。这怎么就成了鼓吹“闭关锁国”有利论?显然,这是被别有用心者断章取义了。

  其二,将此论文与对外开放国策相挂钩,更是附会。学术研究有其内在逻辑。这些研究可能有现实意义,但我们不应将之与现实作简单嫁接。认为某研究一定会影响现实决策,甚至直接为现实服务,未免将学术和现实之间的空间过度压缩了。

  学术研究倡导百家争鸣。关于明清对外政策,该文的立论能否立得住,可以展开正常的学术争鸣、观点交锋。但是,大众舆论若要介入学术讨论,应该多一分审慎。历史研究是一件专业的事。专业之外的人士未必都具有相关话语能力,未必知道某个命题的学术背景、经纬脉络,容易从个体感性认知出发形成误读。退一步讲,即便要参与讨论,起码要把原文读全、读懂。完全依赖别人的第二手解读,很不靠谱,容易被“带节奏”。同时,亦应对学术研究秉持包容态度,不对研究意图作主观臆想和过度联想。

  这一原本只在明清史研究“小圈子”中传播的论点,之所以进入大众舆论场,并受到误读,主要原因在于:一些自媒体唯恐不足以吸引流量,而对文章以偏概全“带节奏”。而且,这种“带节奏”本身也暗合了一部分人在当下的忧虑心理。毕竟,两年多疫情,经济形势压力大,国际局势不明朗,贸易争端不见好,普通个体特别是生意人难免产生担忧。在一些自媒体的“带节奏”面前,一些人疑虑对外开放政策是不是要转向,就是这种担忧的投射和外化。这种担忧,既要靠每个人的自身定力、众人的选择合力来超越,也需政策和实践的更有力宣示来化解。

  到了今天,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对外开放政策不可能转向。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一直敞开,且越开越大。这不仅来自国家的反复宣示,也是实践的宝贵启示,更是中国这么多年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经验。近期,中美就跨境审计达成协议;2021年中英双边货物贸易额首次突破1100亿美元,在疫情重重围堵中逆势而上;今年前7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7983.3亿元,同比增长17.3%,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这些数据证明,即便在疫情之下,中国仍在全力推进对外开放,我们应该对此保持坚定信心。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新锁国论”是对学术研究的过度解读 2022-09-01 24737191 2 2022年09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