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4版:专版

对标“两个先行” 争创“四个优势”

奉化“竞跑竞绩”打造健康美丽新城区

  以先行状态跑出先行速度,以一流作风争创一流业绩。

  今年以来,在宁波“最年轻”的奉化区,满眼皆是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推动重大项目尽早落地开工见效,奉化跑出“拿地即开工”的新速度;对标更高水平同城同标,奋力推进民生优享工程,新一轮民生同城化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在乡村,“政企村”合作,“造血”与“输血”共同推进,农民增收致富……

  “风景”背后,是奉化自今年初以来即以“竞跑竞绩、进位进阶”的高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如今的奉化,正以先行之志、先行之责、先行之势,提速竞跑、争创新高,全面加快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建设。

  “跑”出

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在宁南新城的宁波安佳卫厨电器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现场,塔吊高耸、车辆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开工时间比预期提前了小半年。企业负责人表示,多亏“驻企专员”组织工作专班会同设计单位提前开展方案研究等工作,实现了项目从“3个月”到“3周”的“加速度”。

  前不久,总投资2.4亿元的浙江昀宇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平方米彩印包装箱生产项目顺利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项目从“摘牌”到“开工”仅用6个工作日。

  一个个“加速度”的背后,是奉化区打破常规、精准施策,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纾困的非常规之举。今年上半年,奉化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3.5亿元,绝对值列全市第三;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为51.5%、44.3%,均列全市第一。

  日前,奉化还出台了《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旨在全力解决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堵点、难点和痛点,培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稳住经济大盘。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共富”之基,重大项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省重点工程、宁波市重大攻坚项目柏坑水库扩容工程,通过跨部门协同、统筹协调、倒排节点、高频联动等举措打通堵点、难点,仅用两天,即获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6.2亿元的西河小区二期安置房项目,防疫施工两手抓,通过倒排工期、优化方案、补充人力,加班加点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将于10月交付使用,比原计划提早1个月。

  今年以来,奉化全力攻坚重大项目,省市区重点工程超额完成时序任务。1月至7月,35个省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约59.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78%。宁波市第一医院、奉化区中医医院迁建、集散中心北侧安置房、联东U谷、沿海旅游观光线改造、明山剡水风景线综合改造、宁波瑞凌总部及研究院等7个重点工程已完工。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意义重大。今年,奉化医疗领域喜报频传,优质医疗资源加速“涌”入奉化。

  宁波市第一医院方桥院区于6月30日正式开诊,浙江省肿瘤医院宁波院区揭牌开诊,奉化区中医医院与浙江省中医院精心谋划名老中医工作站建设,奉化新桥骨科医院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健康党建联盟签约揭牌……截至目前,全区4家公立医院分别与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地15家三甲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涉及学科20余个;与省市三甲医院共建特色专科6个。

  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集演出、培训、展览、讲座等于一体的奉化区首个文化驿站也于日前启动,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乐享文化盛宴。预计到2025年,文化驿站将实现从城区到街道全覆盖,实现奉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围绕“一老一小”,助餐服务实现全覆盖,让老人共享“舌尖上的幸福”;金海小学新建、江口中学迁建等工程正在抓紧实施中,旨在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让“家门口”的好学校惠及更多百姓。

  “比”出

实干新作风新面貌

  推动高质量发展,干部是重要力量,作风是关键因素。

  2月7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奉化召开“六比六严、提能正风”动员大会。“六比六严”的核心是比学赶超、跨越发展,目的是比出一流的竞技状态、跑出一流的追赶速度、干出一流的工作水平、争出一流的发展业绩。

  自奉化区委作出“六比六严、提能正风”行动决定以来,全区上下部署向前一步,落实加快一步,聚焦问题,持续发力,为奉化区各项事业发展积聚强大能量,营造了进位进阶、践行“两个先行”的浓厚氛围。奉化区委组织部连续三年实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担当指数”考评办法,推动各级干部实干担当、争先进位。

  升级“六大员”,大服务格局促实干为民。由奉化区委作风办统筹,“六大员”各牵头单位按照各自职能,组织干部从“案头”走向街巷、田间、车间、工地等,下沉一线查找问题。数字赋能“解顽疾”,依托“六大员”各专项数字化平台,各职能部门结合镇(街道)实际需求定期抓取各平台线上流转问题数据,并视问题难易程度安排各级领导带队专项协调解决。

  今年以来,“六大员”共发现问题10776个,已解决10607个,问题解决率达98.43%。

  如“村社指导”发现便民服务、交通出行、矛盾纠纷等基层问题2520个,现场解决2511个。“科技特派员”进驻307家“小而美”苗子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助企招引人才。“驻企专员”开展强链纾困助企专项上门服务活动,累计走访企业3000多家(次),帮助解决涉疫困难、土地厂房、人力资源等问题746个。“街巷跑长”则通过“跑长在路上”专项活动,解决重点问题3000余个,助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项目经理”精准挂钩包干,为154个重大项目提供“管家式”“一对一”“全流程”服务,现场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47个,一支队伍“管始终”,推进重大项目“加速跑”。

  今年初以来,奉化还通过深化“周一夜访”大走访模式纾困解难。结合奉化区四套班子领导联系基层和“周一夜访”等工作,定期走访联系镇(街道)、学校、行政村、后进村及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等,主动排摸基层存在的各类难点问题。扩大问题征集来源,新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社情民意、基层党建反馈信息等六大类来源渠道。受访单位进一步外延,从村社拓展到企业、“两新”组织、工程项目等,力求夜访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奉化区领导带领相关区直属单位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共接待群众79批、187人次,协调解决民生实事67件。区直属单位负责人带领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共接待群众36 批、73人次,解决各类问题41个。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共接待群众36批、81人次,解决各类问题52个。

  同时,奉化还坚持把督导作为作风整治的关键一环,进一步完善大督办工作体系,通过动态督促抓攻坚、问题闭环促克难,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督办重大任务,督促落实“零土地招商”办法和“拿地即开工”方案,紧扣项目节点抓进度,督促竣工项目早见效。紧盯省、市、区三级年度51项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实地督查+重点督办+智慧地图管理系统跟踪”方式,及时通报,加速推进。截至目前,奉化承担的省政府31项民生实事项目总体进度达93.8%。

  “争”出

“四个优势”展一流业绩

  新起点,新征程。对标“两个先行”,奉化提出争创青创奉化、山海奉化、文明奉化、健康奉化“四个优势”。

  倍速推进动能转变,争创青创奉化新优势。奉化将以3号青创大走廊为引领,大力实施服务业、科创企业两个“双倍增”计划,五年内基本建成“城市与青年共生共盛”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青年人才总量突破20万、都市服务业占比超过60%。

  倍速推进形态蝶变,争创山海奉化新优势。奉化背山面海、风光秀丽,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念好山海经、走好生态路,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为牵引,统筹推进城乡空间重塑、资源重构、功能重造,扎实开展“一湾两山三江三库”系统治理,加快打造四明山绿色涵养区和滨海蓝色生态海岸带,全力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倍速推进思维转变,争创文明奉化新优势。奉化将坚持以文培元,深挖“诗画”“山水”“名人”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金名片”;同时,坚持以文化人,常态化推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高标准打造共建“我们的家园”内外兼修2.0版,积极培树“奉化十美”“奉邑十礼”文明品牌,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样板,让文化基因沁入城市肌理,让文明新风常驻群众心间。

  倍速推进生活衍变,争创健康奉化新优势。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擦亮“奉有”幸福民生品牌,为群众塑造更加健康、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加快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成为近悦远来的康养福地。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当下,奉化全区机关正在开展“五问五破争一流、六比六严攀新高”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以全区机关干部为主体,进一步深化“六比六严、提能正风”行动。

  “全区上下要全面对照‘五问五破、五比五先’要求,找差距、补短板、抓整改,推动作风建设走向纵深。”奉化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勇挑重担、勇当先锋,努力在推进“两个先行”中书写“竞跑竞绩、进位进阶”的奉化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奉化区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4 奉化“竞跑竞绩”打造健康美丽新城区 2022-08-31 浙江日报2022-08-3100007;浙江日报2022-08-3100012;浙江日报2022-08-3100018 2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