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5版:专版

争先进位,今年前7个月,有效投资增速居宁波各县(市、区)首位

余姚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

  余姚高标准谋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型城市中心,打造成为“宁波北部副中心”;余姚全力打响“阳明故里”“河姆古渡”“运动四明”品牌,打造成为“长三角旅游目的地”……

  一张张蓝图,催人奋进!

  今年以来,随着宁波“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号角吹响,余姚全市对标对表,赛马争先,拉长短板、补强弱势,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以余姚的“进”为宁波的“稳”多做贡献,奋力推动余姚在“两个先行”的新征程上争先进位。

  余姚,三江穿城而过,地处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圈之内,长期处于宁波乃至全省发展第一方阵。未来5年,该市将聚力打造“更具硬核力的智造余姚、更富包容性的开放余姚、更加智慧化的数治余姚、更享美誉度的文化余姚、更显影响力的品质余姚、更有获得感的幸福余姚”的“六个余姚”,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3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900亿元。

  投资赛马跑出“加速度”

  今年初,中铁十九局集团华东总部基地项目在余姚市凤山街道正式开工,总投资达28.2亿元,打造成为汇集建筑科技研发中心、试验检测中心等的现代化高端总部基地。

  与此同时,总投资238亿元的81个项目集中开工,涉及智能制造产业类、现代服务类、汽车零部件类、基础设施类、数字产业类、新材料类等六大方面。

  抓投资、调结构,余姚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领域、多维度抓项目,全力打造投资新局面,扎实推进经济回升向好。去年,余姚荣获四季度全省投资“赛马”激励通报,余姚市发改局荣获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今年1月到7月,余姚完成有效投资同比增长15.2%,高于宁波市平均4.8个百分点。

  余姚提前谋划,夯实项目储备“基本盘”。像对防汛排涝、污水管网、道路交通、城中村改造等项目进行总体谋划,形成政府性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目前,共谋划178个项目,总投资1135亿元。余姚还精心编制省“4+1”重点项目、政府性投资项目、重点工程、亮点工程等各类计划,力促甬矽、容百、姚江上游西分等572个投资项目提速、放量。

  政策发力,是余姚扩大有效投资的抓手之一。余姚专门制定“1+7+N”扩投资抓项目行动方案,开展招大引强、先进制造业投资、重大交通项目攻坚等七大专项行动,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制订相应的工作推进方案。作为配套,余姚还搭建了“1+5+X”工作体系,成立一个市级“项目攻坚年”活动领导小组,下设“项目提速攻坚”办公室、前期谋划组、拆迁清零组、审批服务组和资金保障组等5个专项小组,另外还有若干个主体责任单位,打破部门职能,合力推进投资落地。

  为推动投资项目提速,余姚一手抓办事流程“一减到底”,一手抓监管“全程在线”,助力投资实量化。

  余姚市陆埠卫生院迁建工程今年1月20日立项,6月15日开工,耗时146天,实际开工时间比计划开工时间提前了54天。这得益于余姚对重点项目开展集中审批攻坚,搭建包括资规、住建等24个部门和乡镇街道在内的浙政钉跨部门沟通平台,24小时在线审批,项目审批实际平均时间比原承诺时间压缩36%。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姚江河姆渡区域生态提升综合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如今也画出了“进度表”,采用项目问题“销号制”,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同时,项目进展情况还在“浙政钉”工作群等平台不定期晾晒,“红绿灯”监测预警,红灯项目“日日促”,确保顺利完成全年投资计划。

  厚植“科创森林”量质并举

  不久前,浙江公布了2021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余姚51家企业上榜,入选企业数量居宁波首位。

  今年,宁波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也已公布,余姚以68家企业入选位列宁波各县(市、区)第一。

  ……

  多张高分“成绩单”花落余姚,这是该市坚持创新驱动首位战略,实施科创企业“育苗造林”工程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余姚按照“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企业成长路径,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延伸拓展,开展初创企业“选苗”、人才项目“引苗”、专利企业“培苗”行动,建立各类科创企业培育库,并由余姚市科技、税务等相关部门入户问需、个性辅导,为企业梳理规划科技创新路径,分层分类、多措并举精准培育辖区内企业,推动科技企业“双倍增”。同时,通过平台能级提升、创新主体培育、关键技术突破、创新生态优化、科技铁军打造等七大行动,使科创企业的“森林”进一步发展壮大。

  在余姚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宁波海亚特滚子有限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研发新设备,成为余姚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预计全年销售额将突破1.8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铜车马动力科技(宁波)有限公司入库以来,公司研发中心加快新能源动力总成、燃油动力总成以及动力系统的研发,目前已拥有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26件,软件著作权1件,上半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初审166家,居宁波各县(市、区)第2位。截至目前,余姚已拥有省级创新型领军培育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388家、宁波市科技型中小企业2007家。

  平台能级提升是余姚培育科创企业“森林”的关键抓手。一方面,余姚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全市8家研究院集聚各类人才300多名,引进孵化“姚江英才”创业项目23个,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3个。像甬矽电子年产2亿块通信用高密度集成电路及模块封测、力松科技年产1000台(套)节能型高速精密注塑机及其智能制造系统等“专精特新”企业在建投资项目就有34个,计划总投资254.3亿元。另一方面,余姚持续推进省级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光电信息和宁波市电子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完善机制体制,优化服务体系。目前,综合体已集聚各类服务机构40余家、相关产业企业280多家,服务企业3500家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0多项。

  余姚还积极实施科技金融融合工程,推出“姚创贷”,借助国资公司担保,为有研发投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上半年,19家企业获得贷款6270万元,为一批企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上半年,余姚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41.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61%,分别居宁波各县(市、区)第二、第一,实现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3.5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1.4%,分居宁波各县(市、区)第二、第一。

  “数智”争先驱动全域“马达”

  余姚阳明街道舜水社区窄窄的弄堂较多,路边常常停着周边村里的车,时有刮蹭事故发生,影响正常通行。市民朱先生通过“浙里办”APP里的“一码听民意”场景应用,反映该问题,希望设立违停标志。很快,余姚阳明街道办事处处理反馈便发送到了朱先生的手机里。

  群众掌上“一码”反映问题,政府跟踪核实整改,架设民意直达“高速通道”,这是余姚信访数字化改革的成果,也是余姚以数字化改革引领系统性变革,加快打造数字变革高地,驱动实现“两个先行”的生动实践之一。

  像这样,余姚已有一大批数字改革项目在全省“赛马争先”的赛道上,跑出亮眼成绩:“数智文明”创建应用入选省数字文化系统首批优秀应用,并明确为省市县三级联建项目;舜宇光电入选省数字工厂标杆企业名单;拘调融合应用入围省数字法治揭榜挂帅项目……

  近年来,余姚围绕数字改革,出台《余姚市业务部门数据共享需求办理规范》《余姚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城市大脑)建设使用管理导则》等10余项制度,全面建立数字化改革“一把手”责任制,还专门制定全市改革专项小组和数字化改革系统跑道设置方案,建立了“一个专项、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推动数字化改革提速提质。

  “数字化改革”夯实数据底座是基础。余姚加快建设宁波市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余姚分平台建设,已归集本地数据2.2亿条、回流上级数据2.1亿条、清洗治理问题数据4800余万条,数据归集范围从政府部门扩展至党委、人大、政协及公共服务运营部门,建成“信用余姚”“颗粒归仓”“实有人口库”等11个专题库,全面应用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IRS核心考核指标均达100%,累计上架区块链投票、短信服务等组件4个,总量居宁波全市第二。

  创新突破,为余姚“争当数字化改革优等生”注入强劲动力。不久前,“红色资源在线”在余姚上线,这是浙江省红色资源在线系统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项目首个县(市、区)试点城市。该应用场景构建了红色资源一体化高效管理体系、一站式服务供给体系、一键式立体展示体系,通过“文化空间+数字场景”联动赋能,实现红色资源的数智赋能和闭环管理。此外,像道德银行3.0、诉查查、四明红炉、关爱帮等12个特色场景应用,都带着鲜明的余姚辨识度。余姚市三七市镇搭建综合信息云平台,通过AI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分析,对全镇内的乱搭建、乱倒渣土、耕地破坏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今年,余姚新增智慧急救、拘调融合、暂予监外执行、执委履职评价、红色资源在线平台等5个省级示范先行试点项目,目前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总数达到12个,为全省领先。

  (本版图片由余姚市委宣传部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5 余姚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 2022-08-31 浙江日报2022-08-3100007;浙江日报2022-08-3100010;浙江日报2022-08-3100016 2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