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温州国安依法刑事打击“台独”顽固分子,本报记者专访浙江相关法律专家(一)

反“台独”斗争史上的重要案件

  8月3日,温州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对长期从事“台独”分裂活动、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嫌疑人杨智渊实施刑事拘传审查,并于8月4日依法对其变更刑事强制措施,由拘传转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这是我国国家安全机关以涉嫌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依法追究岛内“台独”顽固分子刑事责任的首例案件,标志着我国充分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反分裂斗争迈出重要一步。

  该案有哪些警示、震慑作用?示范意义如何?就有关问题,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杰。

  问:杨智渊为何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答:杨智渊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原因,在于他长期鼓吹“台独”理念,伙同他人成立“台独”非法组织“台湾民族党”,以“推动台湾成为主权独立国家并加入联合国”为目标,大肆鼓噪“公投建国”,高调推行“急独”路线,策划实施“台独”分裂活动,涉嫌分裂国家犯罪和煽动分裂国家犯罪。

  《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构成了我国现行反分裂法律体系,是高悬在“台独”分裂势力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温州市国家安全局此次果断出手、亮剑出鞘,依法追究杨智渊法律责任,是有效适用上述反分裂法律的结果,在“台独”分裂势力面前展现了反分裂法律的强大威力,是充分运用反分裂法律武器,深入推进对台反分裂斗争法治化的标志性案件。

  问:对“台独”分裂势力用实际行动展现最严厉手段,将起到怎样的震慑效果?

  答:“台独”分裂行径危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国内法的打击对象。温州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对杨智渊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既是依法惩治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的具体体现,也是深入践行法治浙江理念的生动展现。

  对“台独”分裂势力而言,该案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现实震慑效果。该案的重要价值,在于通过动真格的方式、通过适用最严厉的刑事制裁的方式来打击“台独”分裂势力,彰显相关反分裂法律的现实威慑力量。同时,随着中国外交能力的不断增强,与他国之间的刑事司法协助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顺畅,哪怕“台独”顽固分子身在国外,也难逃反分裂法律的严厉制裁,成为岛内外所有“台独”顽固分子日夜挥之不去的梦魇。只要“台独”顽固分子不收手、不收敛,就必然还会出现“李智渊案”“张智渊案”等案件。作为“前车之鉴”,“杨智渊案”自然会激起“台独”顽固分子内心的恐惧和畏惧,有利于打击“台独”顽固分子的嚣张气焰,遏制“台独”分裂势力进一步发展。

  问:这次的“第一案”代表着什么?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该案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意义。充分运用反分裂法律,推进反分裂斗争法治化,一方面,并非国家安全机关一家的责任,需要各相关执法部门的共同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在推进反分裂斗争法治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各相关执法部门以及司法机关的密切协作配合。作为“第一案”,该案在依法打击“台独”分裂势力方面迈出了关键性一步,为今后其他相关部门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先行示范,必将有力推动形成反分裂斗争法治化的强大合力。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或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都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反对“台独”、打击分裂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义务。浙江省国家安全机关通过此举,实质性迈出了依法刑事打击“台独”顽固分子的重要第一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法治浙江到法治中国,正是通过这样的行动、这样的步骤达成的。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反“台独”斗争史上的重要案件 2022-08-30 24726380 2 2022年08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