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专版

以协同执法为突破口

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提质增效

  去年以来,临安区扎实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聚力数字赋能,以“天目协同执法”为主平台,通过搭建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引入“5G+云公证链”技术等举措,形成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监督有力的县域综合行政执法新格局。

  临安区高位谋划,蹄疾步稳,强化党建引领,聚焦闭环管理,数智赋能执法监管“一件事”协同应用,获评全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和省“数字司法好应用”项目;奋力打造以青山湖街道“1+1+5+N”全域执法监管模式、昌化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提升“五个一”经验做法为典型的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实践;创新推进“一支队伍管保护地”,着力破解保护地管理困境,形成有成色、突亮色、展特色的临安改革样板。

  吹响“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集结号

  今年以来,临安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会同区委编办、区司法局等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决策部署,特别是3月1日全省推进会和5月26日全区推进会以来,紧盯目标任务、强化统筹谋划、狠抓工作落实、勇扛使命担当,全力推进改革工作。

  在强化统筹谋划、压实改革责任的基础上,对标目标任务,确保各项改革谋深谋细。临安区着眼于今年8月和今年底两个时间节点,逐项对照省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2022年重点任务清单》,聚焦改革总体部署、事项清单管理、执法人员下沉、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监管“一件事”、数字化改革等重点工作,精准施策、纵深推进,各项工作均按照任务时间、任务要求不折不扣完成,并围绕“实战、实用、实效”创新举措,探索具有临安特色的改革应用场景。

  形成“一张清单管执法”。完善临安区执法目录总清单、综合执法清单、专业执法清单、乡镇执法清单,形成“1+3”全覆盖的执法事项管理体系。目前,全区1738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已划转到位并对外公示,占全区5280项执法事项的32.9%,完成了20%的计划目标。

  构建“金字塔型”行政执法体系。整合了临安区住建、水利、民政、能源、人社等5支专业执法队伍,构建形成了“1+8”的行政执法体系。全区现有“1+8”执法队伍执法编制764个,实有664人,下沉455人,下沉比例达68.5%,实现了65%的工作目标。

  推进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印发《杭州市临安区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方案》,召开全区集中授牌仪式,根据全区执法现状、基层需求,明确在青山湖街道、玲珑街道、太湖源镇、於潜镇和昌化镇采用赋权模式,其余13个镇街按照“成熟一批,赋权一批”的原则,逐步审慎推进赋权工作。

  开展综合查一次初见成效。以综合查一次为主要手段,推进监管“一件事”实战应用,6月17日,全区召开全面推开监管“一件事”应用培训会,23个部门通过明确主题、场景创建、联合检查,完成32个监管“一件事”实战应用。

  临安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现在他们把所有的行政执法力量统一到一个平台进行指挥,现场各部门相互协作,检查的“眼睛”和“帮手”增多了,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增强了,解决了以往单部门检查“看到管不到、管到看不到”的问题,提高了执法检查效率,促进了部门相互融合。

  全面推动综合行政执法“大改革”谋实创新

  一处工地不断跳动着红灯,AI自动识别显示该工地出入口不洁。平台指挥人员立即发出即时协同检查指令;执法人员五分钟内到达现场;现场,执法人员及时处置了预警,采集证据并在系统上直接转立案处罚,同时,执法人员依据职责对该工地的垃圾分类、排放污水、地面裸露、渣土运输等事项进行综合查一次。

  执法人员对照表单内容进行逐一检查,将存在问题和立即整改情况录入系统,并进行教育告知,对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了叮嘱。这是近期临安区昌化镇综合行政执法的一次工地执法现场。

  临安区深化监管“一件事”应用,着重围绕建筑工地执法监管“一件事”。通过“服务+管理”“监管+执法”“实效+时效”三融合,以AI预警、物联网感知等智慧化手段的即时闭环和以计划统筹多部门组团查的常态闭环,协同解决全区410个建筑工地的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人员管理等问题,实现一个平台协同指挥、一张表单协同监管、一台终端协同联动、一支队伍协同执法。该项目获2021年度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2022年省司法厅第三批“数字司法好应用”项目,进入2022年度全省重大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2)。

  打造“五个一”特色的昌化经验。昌化镇按照“开小口、挖深井”的思路,以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提升为突破口,通过力量下沉、资源整合、流程再造、数字赋能等方式,全面推进镇街“ 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查一次等改革工作落地见效,摸索出具有昌化特色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五个一”:指挥一个平台、执法一支队伍、管控一张网格、服务一个窗口、矛盾一地化解的经验做法。

  探索“一支队伍管保护地”。结合临安区自然保护地多、规格高、地域大等特点,树立“一件事”理念,通过明责任、理权力、整队伍、建机制,解决各个保护地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等问题,在天目山、清凉峰、青山湖森林公园等6个自然保护地探索“一支队伍管保护地”,推进地长负责制,形成主管单位、属地镇街、业务部门、执法队伍“监测、巡查、监管、执法、修复”的保护地监管闭环。

  接下来,临安区将在加快推进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加快执法队员能力提升两项工作的同时,加快谋划打造特色亮点项目,真正打破壁垒享共治,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驶上快车道。

  细微之处见真章

  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中仅仅强调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的宏观应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种新的技术嵌入到基层综合执法的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和具体的场景之中。精准执法和高效执法之所以能够实现,最终仰赖于行政执法系统对于基层复杂事务的灵敏感知和快速回应。依托于信息化平台的技术触角,把具体的资源调动起来,把每一个参与主体动员起来,构建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治理共同体,这是发挥数字技术对基层综合的便捷、高效作用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基层综合执法中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可以看出来,在临安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中,处处体现了这种“细节”之处的改革努力。围绕垃圾分类、排放污水、地面裸露、渣土运输等具体的事项,做足、做实、做细“一件事”的场景应用,把现代智慧技术充分融入到具体的治理实践,把“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改革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细微环节,注重讲好每一个“小故事”。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钟伟军

  (图片由杭州市临安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23 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提质增效 2022-08-30 浙江日报2022-08-3000008;浙江日报2022-08-3000007;浙江日报2022-08-3000009;浙江日报2022-08-3000013 2 2022年08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