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专版

破立并举,拱墅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之道

  自“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推进以来,拱墅区建立了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高位改革推动体系,“一支队伍管执法”“区属街用共管”“执法队辅助人员”三个典型经验属全市首创、在全省领先;省、市部署的各项“规定动作”均一一落地,拱墅区的经验做法获得国家、省、市22次肯定和推广。接下去,拱墅区将立足“数智+执法+服务”,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拱墅特色和杭州辨识度的执法改革亮点工作,进一步凸显“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改革成效。

  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

  “一支队伍管执法”

  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中,“联合”这一个词是核心。改革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从“到处找部门”变为“找一个政府”。

  今年,上塘街道率先打造4200平方米的综合行政执法中心,在这里,物理空间与人员队伍有机融合,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一张网、一站式、一盘棋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初具雏形。“我们完成了从原先分散办公到集中办公的转变。”上塘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办公场地空间融合后,上塘街道在区架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综合执法服务中心“1+N+1”组织架构。

  “大综合一体化”强调“整体政府”理念。相应的,下沉执法人员也将成为“全能战士”“全科大夫”。康桥街道发文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领导小组、综合行政执法队和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3个机构,整合“1+5”执法部门27人的执法力量,开展城市管理、市场监管、自然资源、文化市场、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等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活动,使多头、多层执法向统一、高效转变,跑出了基层治理“加速度”。

  随着“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监管一件事”得到广泛应用。拱墅区以“监管一件事”为切入点,开展了“建筑工地监管一件事”“施工扬尘监管一件事”“房屋装修监管一件事”“租赁住房监管一件事”“商品房销售监管一件事”等34个场景的实操演练,积极助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如此,不仅执法程序得以简化,执法力量同样也得到了最优化。

  以数字为引擎

  “一个大脑”强指挥

  如今,在拱墅区,无人机成了拱宸桥街道执法队员的好帮手。该地开展数字化监管执法集成应用创新,全面推行非现场执法,分析、研判、治理“共性”违法问题。当“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遇见数字化改革,拱墅区执法力度和执法效率得到“双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也大大提升。

  拱宸桥街道以辖区面上1589家店家为数据基础,完成了“大综合一体化”数字执法平台的建设。平台包含“综合查一次”互联互动功能、红黄绿码店家信用评级功能、无人机远端操控功能等执法延伸和辅助功能,并且整合原有的城市眼云共治、工地远端监管、“雪糕筒”道路监管、餐饮店油烟监管平台,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大综合一体化”驾驶舱。

  上塘街道则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强化“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同时立足街道实际情况,初步计划在上塘古运河智慧景区建设、胜利河美食街放心餐饮、专业市场安全生产等开展大综合行政执法特色场景建设,着力在特色场景探索方面大胆尝试、勇于突破,力争打造一批管用、实用、有用的示范案例。

  武林街道建设“E智武林”平台,充分发挥数字化的优势。通过“E智武林”小程序的建立,执法行动中的联动协作、调查取证、整改反馈等环节均可通过手机线上完成,实现“零距离执法”+“非现场执法”的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拱墅区发挥全省率先试点的先发优势,探索构建全周期全过程的“综合执法信用体系”,以信用赋能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比如,我们对违法违规行为实行‘红黄绿’三色赋码,引导企业、商户诚信合法合规经营,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拱墅区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全面实施“红黄绿”三色管理和联盟自管自治,智能生成高发易发问题趋势图,精确指导问题防范,该区已形成“全闭环”自治共治正循环样板。

  坚持“因地制宜”

  切实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是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必要举措和重要手段。

  长庆街道根据区域特色,创新“片区化执法”,着力打造新华路东、新华路西和体育场路3个社区片大综合执法室和丝绸城1个市场片大综合执法室,建立“网格微治、小区自治、社区共治、片区智治”的“3+1”基层治理单元工作机制,推动改革从街道、社区向网格拓展,实现“一体化、全覆盖、零距离”。

  “通过‘执法队力量+属地市场化力量+社会组织力量’系统运作体系,借鉴‘枫桥经验’,发挥‘武林大妈’等志愿团队的群众主体优势,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形成街道片区统筹执法、社区网格深入服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长庆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为解决改革中“问题发现端愈发灵敏,问题解决端气喘吁吁”的问题,拱宸桥街道适时引入“拱宸邻里·红茶议事会”机制。将违法事件形成区域热点,通过共治化解一部分案件,对于无法化解的案件通过“红茶议事会”形成议题,按照“议事流程→产生结果→达成共识”的流程,协调消除大部分隐性事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形成共建共治共管新体系。

  打造融合高效的

  中心城区治理新模式

  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多有着不同类型的城市板块,在社会治理方面往往存在空间、条块、部门分割等各种壁垒性难题。作为杭州核心城区的拱墅区,在2021年两区合并以后,既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空间,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拱墅区将挑战变机遇,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逐步形成了“数智+执法+服务”的综合执法新模式。他们强调“整体政府”,打造深度融合高效协同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开展数字化监管执法集成应用创新,使得执法力度和效率双提升;构建全周期全过程的“综合执法信用体系”,以信用赋能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实行“片区化执法”、精细化管理,建立基层议事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形成共建共治共管新体系。拱墅区通过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区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为全市乃至全省探索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心城区治理新模式。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黄敏

  (图片由拱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7 破立并举,拱墅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之道 2022-08-30 浙江日报2022-08-3000006;浙江日报2022-08-3000009;浙江日报2022-08-3000011 2 2022年08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