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绿为笔
描绘美丽新画卷
本报记者 王逸群
本报记者 王逸群
北纬30度,一条特殊纬线,拥有世间绝美的自然与文明。杭州,就坐落此处。走进临安大明山和清凉峰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麂、华南梅花鹿在树林里穿梭,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在空中翱翔,南方红豆杉、天目铁木等珍稀植物扎根于此……十年来,2个自然保护区已发现、发表新种80多种,中国新纪录种20余个。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为美丽杭州的动人场景。
十年来,杭州持续推进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以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为轴线,联动运河、苕溪,串联山水资源,统筹自然水系、山体、湿地、绿地等生态资源,在多中心、多组团、多节点之间构建绿色开敞空间和生态安全屏障。
向绿而行,杭州不断擦亮生态底色。近年来,杭州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入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四大战役。高水平建设“湿地水城”,推进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推进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五水共治”工作连续六年夺得“大禹鼎”奖,探索全国首个跨省流域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厚植生态文明之都特色优势,杭州正高水平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样本:制定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抓好能源、交通等6大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25家重点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十三五”期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率均居全省第一……绿色,已然成为杭州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