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抓落地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观察之二
本报记者 郑亚丽
投资50亿元的光纤项目在武义加速推进,总投资116亿元的慈溪新城河四期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烈日之下,浙江各地正全力以赴抓项目落地。最新数据显示,924个省“4+1”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达63.6%,新建项目开工率达73.9%,续建项目复工率100%。
抓项目抓投资就是抓发展抓未来。今年以来,浙江创新全要素精准直达最优项目机制,统筹优化资金、土地、能源等要素资源,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
用足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慈溪的项目建设正酣。“谋划了三四年的项目,今年9月终于能动工了!”慈溪市发展改革局固定资产投资科科长张鹰难掩兴奋。之前,由于资金和土地指标不到位,曹娥江引水工程慈溪中部通道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项目,一直不具备建设条件。今年7月27日,国家发改委布置政策性开放性金融工具有关工作后,他们第一时间上报,两天后就得到农发基础设施基金1.32亿元。与此同时,该项目申报的专项债也获得3.5亿元资金支持。
金融“活水”,让项目建设“如鱼得水”。在慈溪,中国铁建投资集团等央企来了,国家开发银行来了,他们带来的资金,让宁波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及配套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指日可待。
机会不是等来的,要在政策要素与重点项目的精准匹配上主动谋划。张鹰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起,慈溪就对符合专项债条件的项目列出了清单,重点开展前期工作。因此,今年申报时,慈溪光专项债项目就获批22个,获得资金33.8亿元,名列宁波各县(市、区)首位。三季度,他们计划再申请9个专项债项目,涉及资金16.8亿元,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重大项目投资和建设,是牵动发展全局的“发动机”和“加速器”。在浙江,不光有抓住政策红利的主动作为,还有区域内的一盘棋谋划。
“为了确保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我们建立了市区统筹资金池,保障跨区域重大项目实施。”金华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副处长朱涵说,目前项目库里已经有9个重大项目。
为了解决项目落地的土地指标,金华专门印发了重大制造业项目统筹用地指标试行管理办法。“重大项目个头大,我们统筹了各县(市、区)20%的土地指标,相当于一个蓄水池,专门解10亿元以上重大制造业项目落地的燃眉之急。”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处长季炜棠介绍,上半年金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比全省高出3.6个百分点。
位于武义的浙江启兆控股有限公司,就从中直接受益。公司年产8亿米超高速高聚光纤及应用生产基地项目,面临300多亩的土地缺口。得知有土地“蓄水池”后,武义果断向金华申请指标,3天后就获批通过。这一方式,比申请省重大项目获取土地指标后再开工建设,早了整整半年。
地方投资的加速度起来了,但一些项目的落地,面临多重要素瓶颈制约。“双碳”背景下,浙江正努力破解能耗指标对重大项目落地的制约,推动能源要素向好项目集中。比如德清,为了解决能源供应问题,他们将屋顶光伏开发与项目厂房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时分级分类实施节能快速审查,让好项目早日“上马”,加快成熟项目建设,带动有效投资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