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浙江援琼重症救治医疗队138人三亚奋战近半月,记者连线前线队员——

看到患者病情稳定,是最高兴的事

  本报杭州8月24日讯 (记者 郑文) 增加5G监护仪模块,红区外人员可实时观察危重患者病情变化;专家组每日参与查房,开展MDT(多学科)团队合作……8月24日,是浙江援琼重症救治医疗队在三亚奋战的第14天,记者连线部分前线队员。

  据悉,医疗队由8家省级医院以及来自10个设区市33家医疗机构的138名医务人员组成,他们于8月11日抵达三亚后,整建制接管了三亚中心医院的重症医学科。

  医疗队诊疗组组长、浙大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韦俊华告诉记者,医疗队建立了医疗组工作制度,细化了相关工作内容和流程。“奥密克戎病毒传染性强,给感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医疗队院感专家、浙大二院感染管理科副主任严继承说,经过前期的适应和调整,目前各方面已步入正轨。

  重症救治,是医疗救治的最后一道防线。记者了解到,医疗队专家组每日参与查房和集体病例讨论,开展MDT团队合作,为每一位患者制定最优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我们对每一位患者实行‘一人一策’精细化管理。”医疗组总负责、浙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蔡洪流告诉记者。团队抵达三亚开始工作后,蔡洪流就建议当地增加5G监护仪模块,三亚中心医院采纳该建议并很快落地实施——5G监护仪模块的投入使用,让医务人员在ICU舱外的手机、电脑上,就可以随时看到舱内的监护仪波形和参数,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在当地,医疗队还组建联合医务、护理、院感等部门,与普通病房迅速建立健全高效的双向转诊机制。

  “在身穿防护服的状态下工作,我们的体能消耗是平时工作的好几倍。”护理总负责、浙大一院护理部副主任赵雪红带领队员们不断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医疗队将护理用品实现可视化管理,设计并使用床边护理记录单,以便更直观地了解患者24小时病情变化趋势及保证护理措施落实的连续性。医疗队队员、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护师王世雄说:“我们已经适应了忙碌的节奏,为了病人再辛苦也值得。”

  “我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从第一天工作起就迅速磨合、高效配合,克服异地工作的困难投入工作。看到患者经过治疗,病情慢慢稳定,这就是最高兴的事。”医疗队队员、浙大儿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陈英虎告诉记者,医疗队还成立了临时党总支。

  此次浙大一院派出20位专家,分别来自血液病学、重症医学科、感染病科、呼吸内科、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部等,他们不仅长期奋战在急危重症救治一线,而且疫情救治实战经验丰富;浙江重症救治医疗队接管的三亚中心医院是浙大二院的协作医院,浙大二院派出14名骨干人员参加此次抗疫,分别为5名医生、8名护士和1名院感专职人员;浙大邵逸夫医院集结了4位医生、8位护士组成的12人“精锐”重症医疗队。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看到患者病情稳定,是最高兴的事 2022-08-25 24705746 2 2022年08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