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专版

绍兴滨海新区:为人才赋能 助产业升级

  走进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大门,“人才是第一资源”七个大字,镌刻在大厅之上。

  作为绍兴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建设高水平网络化大城市的桥头堡,滨海新区依托“集成电路”和“高端生物医药”两个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助推绍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打造桥头堡必不可少的因素。2021年,滨海新区依托平台优势,出台人才管理改革“20条”。不久前,绍兴发布《2022年绍兴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重点工作举措》(以下简称《举措》),在原有“20条”意见基础上迭代升级,推出一系列重点条款,再放人才“引育留用”大招。

  滨海新区借此东风,专门成立人才发展局,建立以人才发展局牵头统筹、相关部门合力攻坚的人才工作格局,探索创新人才招引、人才评价、人才激励、人才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服务,积极争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国家和省级试点,助力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

引才更灵活 落地更高效

  作为拥有人才计划单列权限的大平台,滨海新区创新探索更贴合实际的人才招引路径,加快人才落地服务,让人才来新区创新创业更为放心。

  7月21日,刘博士的人才评定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距离他与滨海新区第一次接触,仅仅只有一个多月时间。“没想到进展这么快,之前我一度觉得要到明年上半年才能完成评审。”刘博士感慨道。

  刘博士是研究生物医药领域的海外名校博士。今年6月初,刘博士带着生物医药相关科研成果以及配套项目与滨海新区洽谈。“高端生物医药是滨海新区的一大产业优势。”滨海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道。

  金风玉露一相逢,双方的合作意向进展颇为顺利。“我们根据刘博士的条件进行评估,协助他尽快申请绍兴‘名士之乡’英才计划。”滨海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中旬,滨海新区组织专家评审团对刘博士以及项目进行了评审,并报市委人才办审核发文认定。“‘名士之乡’的评选,一般一年两次,像我这样6月份才来接洽的,很有可能要在2023年才能入选。”刘博士坦言。滨海新区的高效,让他对项目落户有了更多的信心,入驻滨海新区的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也有助于他的项目长期发展。

  这是滨海新区创新人才引入机制的一个缩影。滨海新区深刻领会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畅通青年才俊挑大梁当主角通道。深化青年科学家“免评审”制度,从过去倾向于QS排名前50的海外高校博士,转成QS排名前100高校的海内外博士,使得引才计划更贴近现实。

  企业作为市场竞争最重要参与者,往往是对技术和市场最敏感的主体。滨海新区为此新增“重才爱才先进单位青年人才”举荐资格,投资额超过30亿元的重大招商项目可推荐认定3名青年技术骨干为高级人才。“这意味着,对企业非常重要的人才,可以适当突破学历要求,获得更优先的人才认定资格,有助于企业招聘高水平人才。”滨海新区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此外,滨海新区还创新校地共建研究院人才引进机制,为全球优秀博士入职提供事业编制“周转池”。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对人才计划支持的科研人才,青年才俊评价周期可延长至5年。

  除了积极引进创新高层次人才,滨海新区还十分注重卓越工程师培养。滨海新区依托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在绍高校研究院本部,开展工程类硕博士合作培养,打造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绍兴基地。开设中芯班、长电班等“订单式”特色班,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支持领军企业和高校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

评才更实际 职称接地气

  工程师红利,是适应高端制造和科技行业发展的新型人口红利。作为高端产业集聚地,如何让企业急需但不太符合传统评判标准的专才、怪才也能享受到人才政策红利,滨海新区进行了创新探索。

  给予用人主体人才引育更大自主权,是《举措》的一大亮点。《举措》指出,支持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领军企业申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入选省级试点,意味着用人单位可根据发展需要,自主开展人才评定工作,这是向用人主体放权的一个重要突破。

  为用好人才评价这个“指挥棒”,滨海新区将人才评价权放归用人单位,同时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方面,作出全新探索。滨海新区健全以创新能力、实绩、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由企业、社会、政府三方共同参与的多维评价模型,对人才试行“积分制”动态管理认定,切实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枷锁。其中,《举措》明确突破学历、职称、年龄等限制对专才、英才展开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同等层次的人才政策奖励,迈出了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攻坚的步伐。

  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副院长胡丽玲说,新条款很大限度突破了大家对人才政策的想象,对用人主体和产业发展都颇为有利。以人才项目自主评审为例,她阐述了新政策将带来的改变,“原来人才项目评定需要区、市层层筛选,评审周期相对较长。而自主评审不仅在评审时间上更为自由,能及时满足人才项目对资金、场地的需求,也可在基础条款上增加研究院条件,实现发展需要和高层次人才的精准匹配。”

  据悉,目前滨海新区已有5家高校研究院、5家民营企业正在探索人才自主评价、职称自主评定省级试点。

经费更自主 成果易落地

  科研经费如何使用,是许多科研人员的心结。

  过去,科研人员需提前编制项目预算,并按计划严格使用经费,而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导致预算无法有效使用。而为了制定“完美无瑕”的预算方案,也占用了科研人员大量的时间精力。

  如今,根据滨海新区制定的《试点人才科技项目经费包干制》,探索破除这类看得见但摸不着的“玻璃墙”。

  根据试点要求,滨海新区探索“揭榜挂帅”“赛马”“悬赏”“链主企业联合出资挂榜”等人才和科技项目公关机制。在“名士之乡”英才计划B类及以上人才项目和市级重点科技项目试行经费包干制,不再编制项目预算,由项目负责人自主决定经费开支。支持能级靠前、人才集聚的重要产业研究院、实验室开展科研经费综合预算管理、结余资金留归项目等创新举措。

  “对科研人员来讲,包干制的推行使得经费使用变得灵活,让我们能够走出束缚,在科学研究中,放开手脚自由探索。高效使用经费,也会带来高效的科研产出,这对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绍兴“名士之乡”英才计划B类人才庞小兵对经费包干制的落地充满期待。

  除经费上给予更大自主权外,滨海新区对科技成果所有权也进行了试点。科研人员在工作中创造的科技成果,其所有权一般归属用人单位,科研人员与科技成果是“分离”的。“我们希望在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领域有所尝试,让创新人才更好地分享成果的转化收益。”滨海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滨海新区还开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试点,探索“先确权后转化”“先评审后买断”“先授权转化再确权”等多种方式,支持试点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科技人才创新成果率先在室内医院开展临床试验。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创新成果可“免评审”纳入政采云采购平台。

服务全周期 温暖你我他

  在做好政策引导、企业松绑等的基础上,滨海新区不断强化人才服务要素保障,从金融支持到住房供给到子女生活,滨海新区加快构建高品质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让人才在当地感受家的温暖。

  今年6月,位于越城区皋埠街道的20幢崭新的建芯公寓建成交付。伴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不断涌入,造成了当地住房结构性短缺。为此,滨海新区实施人才住房亮居工程,每年新增人才公寓2000套以上。同时,通过高效改造兰花园等现有小区,满足各类人才居住需求。

  创新创业人才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滨海新区发挥两大百亿级产业基金作用,支持切块资金与第三方基金公司成立人才创业发展基金。试验区设立10亿元规模的人才创投引导资金,为初创期、种子期人才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支持。深化商业银行“人才贷”特色产品,为人才提供100亿元规模的信贷支持。

  为了方便外籍人才加盟,滨海新区建立外籍人才工作许可和出入境签证“一条龙”联动服务机制,支持纳入市级高层次人才目录的外籍人士办理永久居留证。探索以工资和税收为标准评价外籍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或重点产业人才目录。拓宽外籍人士职业资格认证范畴,探索建立过往资历认可机制,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可依规办理工作居留许可证明。

  滨海新区更紧盯人才子女落地、父母赡养、医疗保健、住房补贴等“关键小事”,推动服务优化升级。“从一次性补贴到子女教育,满足了企业人才的各方面需求。尤其是子女就学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人才扎根越城。”中芯绍兴人力资源总监赵小云说,从2018年至今,已统筹落实近200名员工的子女教育事宜。滨海新区推广运用“绍兴人才码”,优化地铁出行、机场通道、景点畅通、体育场馆等优惠措施和便捷服务。

  贴心高效的服务,引来一批批朝气蓬勃的人才。截至5月,滨海新区新增青年大学生数、青年博士生数、高技能人才数,均列全市第一。2021年以来,累计落实集成电路人才资金1947万元,“双聘”“免评”等高层次人才政策资金1321万元,大学生房票补贴、住房补贴等超过7000万元。

  未来,滨海新区将进一步唱响改革创新“重头戏”,拓宽引才聚才“快车道”,搭建用才强才“大舞台”,营造爱才留才“浓氛围”,积极争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国家和省级试点。

  (本版图片由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9 绍兴滨海新区:为人才赋能 助产业升级 2022-08-24 浙江日报2022-08-2400006;浙江日报2022-08-2400009;浙江日报2022-08-2400010;浙江日报2022-08-2400012;浙江日报2022-08-2400017;浙江日报2022-08-2400021 2 2022年08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