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让更多老人共享幸福“食”光

  周丽通 周晓赟

  江山市石门镇金炉村的“共享食堂”,每到中午和傍晚,村里十多位80岁以上老人都会前来就餐。老人们聚在一桌,边吃边聊。他们高兴地说:“现在政府真是太好了,像我们这么大岁数的老人来吃饭都不用钱。”

  照顾好“一老一小”的生活起居,让他们生活得快乐舒心,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空巢、独居、失能老人逐步增多。社会养老的相对滞后以及居家养老的现实困境,让不少老人“吃饭”存在困难,共享食堂应运而生。共享食堂既可以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又实现了老年人“吃好饭”的愿望,还成为老年人的精神港湾,是一项暖人心又得人心的民生之举。

  但从现实运营来看,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开展养老助餐服务还存在诸多难点。比如共享食堂的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建好后如何才能精准惠及高龄、独居、空巢等真正“用餐难”老年人群体?用餐安全如何保障?如何让共享食堂长效运营下去?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到“三个聚焦”。

  聚焦“为谁建”,明确服务主体。对年轻人来说,吃饭可能不是个问题。但对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来说,吃饭还可能真是个问题。共享食堂,应优先服务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用餐需求,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扩大服务范围。如此,才能确保共享食堂实现核心功能,不至于因贪多求大而经营维艰。

  聚焦“怎么建”,坚持因地制宜。总体上不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助推+乡贤助力”模式,再根据各地经济实力、人口数量和实际需要各有偏重和创新。设施上,要善于就地取材,挖掘家宴中心等具备食堂条件的设施改建共享食堂,节约成本。在此基础上,广泛发动爱心企业、公益组织、乡贤、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汇聚合力。

  聚焦“如何营”,拓展服务内涵。共享食堂是民生实事,不仅要建得成,更要管得好、用得活。这方面,一个规范、可操作、可持久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村社主体要承担责任,制定完善运营和管理细则,确保安全不出差错,确保老人吃得舒心。不妨尝试在基层治理中将共享食堂建设情况纳入考评,推动管理优化。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伸服务内容,融入休闲娱乐、医养健康等服务内容,让共享食堂既有烟火味又有人情味。

  浙江正在努力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期待共享食堂炉火更旺,将这一民生实事做实、做好,让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再“加码”。 【作者单位:江山市政协】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让更多老人共享幸福“食”光 2022-08-23 24696046 2 2022年08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