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干旱持续,记者赴多地调查山区群众用水难——
山区缺水村如何解渴?
记者 朱承 吉文磊 通讯员 时宽兵 李增炜
本报讯 (记者 朱承 吉文磊 通讯员 时宽兵 李增炜) 一个多月以来,浙江大地长期干旱少雨,供水形势严峻。近日,记者前往杭州、宁波、金华、丽水多地调研,发现部分供水站蓄水情况告急,大山深处面临用水挑战。
走进青田县高湖镇东岸自然村,记者远远看到4条长长的黑色水管,汇聚至山腰上的一座中型供水站。
“半个月前,溪水水源的水量就不足了。”当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自6月23日到8月14日,该县雨日仅13天,平均雨量较常年偏少76.6%。为解决水源难题,东岸村通过水泵将邻近的河道水引入供水站,经净化消毒后,再供到各家。由于水源有限,当前该村只好采取分时供水,确保水源用在“刀刃”上。
“喝水和煮饭的水就靠它了。”村民吴红年手里的白色塑料桶是他的储水“神器”。这几日,他洗菜做饭时才舍得用供水站的水。
金华市婺城区箬阳乡也有8个村采取了限时供水。这些村子大多在平均海拔600米的高山上。储水水桶、大水缸等多年不用的老物件又派上了用场。
“7月中旬,村里就开始出现用水问题。”箬阳乡分管领导乔吉利告诉记者,高温少雨导致各村蓄水池水位持续下降。乡政府所在的箬阳村,就从之前的早晚各供应一次,减少到只在傍晚供应2个小时。
“山区的供水水源主要靠一些山塘、小溪,部分联村、单村的水量稳定性本就不高,加之高温干旱持续,地表水蒸发量大,造成一些水源枯竭,山区供水难度大大增加。”省水利厅农村饮用水工作专班工作人员曹鑫分析。
村民们的用水问题怎么解决?送水上门成了村民们企盼的“及时雨”。淳安大山深处,共有12个村出现干旱情况,水源水量不足达90处,3092人的用水受到影响。在高山偏远村威坪镇长岭村,为解决原有水源枯竭的问题,当地从威坪镇自来水厂提水,每天运送25吨清水供给长岭供水站,再通过水龙头流进家家户户。
在武义县柳城畲族镇,民间消防队又来到了海拔400米的大山里。一看到消防车,章坑村村民们赶紧搬出水缸、水桶接水。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出动消防车、洒水车给山村送水救急,截至目前,共为部分山区村民送水约67吨。
送水只能解决一时之需,长远来看,关键还是要给村子找到可持续的水源。
几天前,婺城区水务局派专人前往箬阳乡勘察,决定从山下溪河抽水供应高山水源。“目前在抓紧施工,预计本月底能给村子稳定供水。”婺城区水务局负责人表示。
“见水了!”眼看井深打到300多米,终于来了水,婺城区沙畈乡李宫村石宫自然村村民们欢呼雀跃。他们已经被干旱缺水困扰了近一个月。
石宫村在大山深处,唯一水源石宫溪如今变得又窄又浅。“区水务局为我们找到井水,终于渡过难关了。”该村村支书罗小兰告诉记者。
淳安县农村饮用水管理有限公司近期也请来专业打井队,对威坪镇长岭村进行实地勘察,打算采取山体横向打井取水的方式进一步保障当地用水。
还有部分村子由于先天条件不足,在寻找水源上屡屡“碰壁”。位于青田县五源山北面山腰的底降村,由于此片山区蓄水能力较差,今年以来,找水源就找了两三次,基本上“高温干旱天气来一次,水源就要再找一次”。青田县水利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已在五源山海拔近700米处找到新水源,四五天之后,底降村也可以通上水。
为解决大山深处的用水难题,全省各地正积极探索系统性解决方案。
淳安县水利水电局生态保护科科长童文旭介绍,目前,淳安县共有81个行政村采取限时供水,7个采用送水模式,更增加了91处临时水源抽水点,安装水源引水管道13040米。
在宁波,鄞州区横溪镇金峨水站已通过联网联调体系启动横溪水库供水,余姚、宁海、奉化、象山等多个供水站分别通过限时供水、启用山溪水备用水源,或溪坑取水的方式缓解供水压力。
据省水利厅统计,截至17日18时,因旱情受影响的农村供水涉及杭州市桐庐县、淳安县,宁波市余姚市,温州市永嘉县,湖州市长兴县,金华市婺城区、武义县,台州市三门县,丽水市青田县等7市26县155处供水工程,涉及5.5万人。
“经预测,未来无有效降雨的情况下,以小型水库、山塘为水源的平均可供天数约为80天,以溪沟堰坝为水源的平均可供天数为30天左右。”曹鑫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各地按照实际情况,已启动或准备启动应急预案,针对供水紧张地区,均已采取不同措施保障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