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万片青瓷屏扇 一次华丽转身

——记龙泉青瓷工艺美术大师金逸瑞

  踏入杭州国家版本馆南大门,扑面而来,就是巨大的“梅子青”屏扇。那温润的绿仿佛倾泻而下,像远山,像碧水,拉开了一个宽银幕版的文润阁入口。

  杭州国家版本馆一共采用了251樘屏扇,它由7万片纯手工烧制的青瓷片组成,全部来自浙江龙泉窑。在整个青瓷的工艺与艺术史上,我们很难找到如此大规模的应用。

  从日常器皿化身宏大建筑,从生活场景移入传世工程。青瓷一脉,在江南绵延千年,在这个最新的文化地标处,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

  日前,我们专程前往龙泉,对话龙泉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金逸瑞——他创建的南宋哥窑瓷业有限公司是3家青瓷屏扇生产企业之一,听他讲述制作中的灵感和辛苦,感悟文化里的传承与创新。

  突破尺度限制

  制作杭州国家版本馆的青瓷屏扇,用的是特制的新式窑炉。金逸瑞的公司共制作了3个,从去年4月起夜以继日地投入烧制,才成就了这万片青瓷。

  我们在现场看到这些貌不惊人的窑炉,却想不到其中蕴藏着如此多的奥秘。

  这一切要从金逸瑞参加的一次颇为神秘的会议开始。2020年7月,杭州来的团队在龙泉征召企业,说要做一个大工程,条件是能够制造30厘米×80厘米左右的大块青瓷板。

  当地20余家重点生产厂家都去了。“当时,我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金逸瑞说。

  瓷板对表面平整度的要求与日常瓷器天差地别。一位巧匠在陶轮旋转的离心力下能以双手塑造出圆滑的弧度,但一块平整无瑕的青瓷板,非机器切割往往难以达成。他们无法想象这么大的青瓷板会用在什么场合。

  金逸瑞指着桌上一块书本大小的茶盘说:“之前,这样大小的瓷板都很难做。”

  开会回来他还是琢磨开了。遥想南宋时期,龙泉窑一反越窑的深沉,以“胎薄如纸,釉厚如玉”的轻盈通透惊艳世人,达登峰造极之境。这与当时的工匠以黏度更大的石灰碱釉替代石灰釉,首创“多次素烧,多次施釉”的技术密不可分。

  金逸瑞说:“一次创新,其实就是跨过了之前技术上的某个界限。”

  没有任何捷径,他只能一遍遍烧制、摸索。版本馆的设计团队、工程专家也数次来到龙泉,共同商讨方案,给了金逸瑞莫大的信心。

  历时半年,烧出的瓷板从15厘米×30厘米、20厘米×40厘米的小尺寸,逐渐扩大到当时窑炉所能容纳的最大尺寸30厘米×60厘米。

  此时,起初的20多家企业在试验中一一退出,最终只剩下金逸瑞的龙泉市南宋哥窑瓷业有限公司、龙泉瓯江青瓷有限公司、龙泉市宝溪先明瓷厂3家,进入最终的研发生产环节。

  金逸瑞意识到,要进一步突破尺寸的限制,必须为青瓷板量身定制新的大型设备。新窑炉好不容易做出来,又带来了其他问题。在窑炉内部,20余层层间距约5厘米的隔板整齐叠放,全部装入青瓷板后,整个炉子增加约平时两倍的重量,带来承重隐患。金逸瑞不得不重新设计窑车轨道,用铁件二次加固底座。

  瓷板间隔密集,冷却不够快怎么办?金逸瑞再次想出妙招,在窑炉侧面、正面各开出若干通气孔。

  这一年多,金逸瑞把其他的订单都推掉了。当第一块烧制成功的青瓷屏扇出炉,他不禁轻呼了一声。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在这生生不息的千年窑火中,曾蕴含过历代青瓷艺术家的多少创新之举,至今这窑火仍在跳跃不已。

  寻觅极致之青

  青是山水之色。

  龙泉地处群山环抱之间,瓯江水之源,山水的灵魂便附着于瓷胎之上。陶瓷考古学家朱伯谦记载:“龙泉窑开创于三国西晋,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

  金逸瑞酷爱这一份青。后来,他知道了这些产品将用作国家工程,用作国家版本馆的主要构件,更感到一种冥冥中的必然。

  代表“青瓷釉色与质地之顶峰”的梅子青,色如挂枝初梅,青翠碧绿,正应了杭州国家版本馆“文润阁”的“润”字。

  然而,二次烧成的青瓷板经过切割修整,四面会露出白色的胚边,侧面看去不免破坏屏扇整体的色彩。为此,青瓷扇板除尺寸的突破外,还一改以往的两次烧成为三次烧成。

  打破常规的第三次炉烧,就是为了让这一厘米宽的细边也能挂上精致的釉色。金逸瑞期望,即便在百年之后,每一片瓷板被拆下来,都是一件传世的艺术品。

  这份对青瓷的执念,深深地根植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龙泉窑的复兴之中。

  当初,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沉睡的龙泉窑火被重新点燃。新成立的龙泉国营上垟瓷厂汇集了一批青瓷艺术的泰斗级人物,其中有国家级“非遗”龙泉青瓷传承人徐朝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侯文等。

  金逸瑞一家也赶上这波浪潮。1955年,他的父亲才15岁就从温州到龙泉做青瓷。后来,生了兄弟姐妹6个,现在5个都在从事青瓷行业。

  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两年之前,金逸瑞已经正式师从徐朝兴大师。青瓷艺术的接力棒传到了他这一代的手中。如今,金逸瑞和长兄金逸林、金逸荣3人均已是工艺美术大师,成为龙泉青瓷血脉延续的中坚力量。

  这次的青瓷屏扇,多一次烧制,完工时间就将增加15小时。不仅如此,青瓷在第三次烧成时,挂釉极其困难,还非常容易开裂,“经常是一窑又一窑推进去,拉出来全都断成好几截。最终的成品率只有50%。”金逸瑞不无心痛地说。

  这种不惜工本的做法,为的是细节之处的尽善尽美,为的是将他所热爱的青瓷臻于极致。

  版本馆尚在建造中期,金逸瑞来到杭州,看到了只安装了一半的屏扇,就把他激动坏了。目睹日夜触摸的瓷片、千番调制的色泽以如此宏大的形式铺陈开来,在国家级文化工程中被大面积运用,他的感动与骄傲之情无以言表。

  他一遍遍地跟我们强调:“青瓷终于被作为主体去运用,不再是装饰、附带、点缀,是一万平方米的主体啊!”

  想象无限可能

  “瓷器里有最深的文化。”金逸瑞的这句话,道出了他传承青瓷制作技艺36年的经验,更道出了这次承接杭州国家版本馆工程的感悟。

  试烧留下的近万件“废板”,金逸瑞舍不得丢。在他的工作室里,有各种切割下来的青瓷屏扇。他不时地摩挲它们,想象它们各种可能的形态。

  南宋青瓷,插花瓶、饮茶杯、焚香炉,釉色纯净天然,所谓“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是宋人生活美学的极致展现。

  杭州国家版本馆,青瓷屏扇整体的大气铺陈,开如层峦叠翠,合如粼粼碧波。原来青瓷还可以传递这样一种正在进行时的文化自信。

  大尺寸、三次烧成、大面积铺设,在金逸瑞看来,这是杭州国家版本馆青瓷屏扇的3项创举。这种对于龙泉青瓷的大胆运用,在将其艺术造诣推向高峰的同时,也为龙泉青瓷未来的发展打开了一扇门。

  现在,金逸瑞和他的同行,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寻觅龙泉青瓷中古今相通的人文意蕴,触摸古典青瓷中现实的温度。

  曾几何时,龙泉青瓷以“雪拉同”的美名流传世界,输出的不仅是器物,更是中国的智慧和生活方式。在宋元时期,这里集中了独步天下的顶级制造技术,被后人称为当时的“硅谷”。今天的龙泉,依然有“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神姿,依然有“雨过天青云破处”的风华。

  杭州国家版本馆的青瓷屏扇开开合合,打开不仅是版本珍藏的宝库,也是传承千年的龙泉青瓷的无限可能性。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万片青瓷屏扇 一次华丽转身 2022-08-17 24668871 2 2022年08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