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应对极端高温,要有“灾害性思维”

  极端高温肆虐,一连串连锁反应正在出现。有媒体根据此前新闻报道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已报道超过78例热射病病例,患者大多是高强度体力劳动者。

  热射病,只是今夏我们战高温的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应以更强的防护意识和行动去应对高温,甚至需要多一点“灾害性思维”。

  当前的高温天气,已经超越“冬天冷、夏天热”的常规认知。截至16日,中央气象台已连发5天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按照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解释,今夏罕见高温天气,有可能成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的一次高温事件。专家分析,出现这样异常的特征,已远非“天气尺度”问题,背后有深层的“气候尺度”原因。一些地方在发布高温预警时,直接使用“气象灾害”“高温灾害”等词汇,无疑凸显了其灾害性。

  相比台风、洪水这类灾害,高温破坏性看起来没那么明显。但从波及范围、影响人群来看,其复杂性和伤害性不可低估。面对极端高温天气,我们不能再用“夏天热点,正常的,熬一熬就过去了”这种老思维去对待。如果多一点“灾害性思维”,那么公民个体和公共管理部门都可以更有效提前应对,降低意外伤害。

  多一点“灾害性思维”,公民个体才会更自觉防高温,降低伤害概率。看看下面的数字就知道,面对灾害性高温,熬会熬出大问题的。今年以来,全国已发现的至少78例典型热射病病例中,室外患者占61.5%,长时间劳作为主要原因,其次是户外活动;室内患者占38.5%,大多因为舍不得开空调,以及工作环境闷热。而舍不得开空调的,都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多一点“灾害性思维”,公共管理部门才会进一步强化制度性作为。有媒体对2013年至2022年间的206个劳动者热射病纠纷案件进行了分析,在明确有赔偿判定的案件中,仅有19%的劳动者被认定为工伤。这也意味着,在高温伤害案例中,相关的制度篱笆还可以扎得更紧些。

  从城市管理层面来讲,多一些灾害思维,有助于及时调整和强化应对高温的防范措施。比如,在发布高温预警之后,一些户外作业场所被要求停工,相应的巡查监督应及时跟进;在高温中病倒的劳动者遭遇了维权难,人社部门、工会、劳动监察等方面应有权利救济通道;高温补贴不是挂在嘴上,而应落到实处。

  现实中,连续极端高温正在倒逼城市公共治理的完善和补位。比如,最近丽水松阳开设了11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提供免费空调、wifi、饮水机,为户外工作者送清凉;杭州街头近200顶非机动车道遮阳棚都已“到岗”等。多一点“灾害性思维”,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管理系统才会足够重视,共同答好高温下的民生答卷。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应对极端高温,要有“灾害性思维” 2022-08-17 浙江日报2022-08-1700005 2 2022年08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