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着力缩小“三大差距” 增强乡村内生动力

萧山:大全景摹画强村富民

  浙江历来富庶,杭州市萧山区始终走在前列。

  这里有21万家市场主体;44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超1000万元;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00万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村;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至1.63……典型的“藏富于民”。

  缩小“三大差距”,是今年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主攻方向。萧山作为浙江的产业强区,既有现代城区,又有广袤乡村,具备率先探索共同富裕和现代化路径的大全景。

  如何实现更充分、更均衡发展?萧山将目光落在大刀阔斧推进强村公司的改革创新。

  日前举行的萧山区委十六届二次全会上,“高质量发展走前列”被写在“高水平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总目标的第一条。到2025年,萧山要通过强村公司等,增强乡村内生动力,100%的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达150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60。

  大全景摹画强村富民,萧山再出发。

强村公司增点扩面 支持乡村提升“造血”能力

  受地理位置、资源分布等因素影响,萧山乡村发展存在强弱不均的现状。以年经营性收入为例,有的村高达五六千万元,有的村刚刚破50万元。

  如何提升低收入村的自我“造血”能力?强村公司是萧山的一项重要抓手,今年被列入了重大改革任务清单。

  强村公司在萧山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一些“先富村”早有实践。

  如瓜沥镇航民村,在1997年就组建了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现在公司规模已达到百亿级。全村80%的村民实现了本村就业,村集体占股51%,去年获得4550万元收益分配。

  据萧山区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萧山共有31家强村公司,其中镇级1家、村级30家,涉及51个村。今年底前,还将有超60个建制村(社)参与组建强村公司。

  “缩小收入差距,我们要用好‘强村公司’这一引擎,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主体组建的强村公司实行分类施策、靶向发力。”萧山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说,已经成立强村公司的乡村支持做大做强;尚未成立强村公司的乡村,鼓励以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方式进行探索。

  进化镇4个村已经尝到了甜头。今年3月,进化镇的墅上王村、华锋村、欢潭村、王家闸村联合投资,以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建起了萧山首个村村抱团的强村公司。

  短短4个月,该强村公司先后承接了集镇农贸市场运行、大汤坞全村村庄整治、河道保洁及垃圾清运等项目,为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还增加了100多万元净收入。

  为更好地发挥强村公司的引擎作用,萧山区农业农村局通过学习省市先进地区的先进做法,制定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将从加大项目供应、加强金融支持等方面对强村公司进行扶持。

  如河上镇成立的强村公司,在起步阶段就得到了诸多扶持。镇里不仅在资金、土地、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还将公共财政投入的绿化养护、河道保洁、物业管理等项目向强村公司倾斜,让强村公司获取稳定的保底型收益。

  为集体经济较弱村“强筋健骨”的同时,萧山也格外关注低收入农户群体。近年来,萧山推出一系列“提低”举措:成立“乡村振兴帮扶”基金,面向全区特困低收入农户给予救助;组织“春风行动”低收入农户重大医疗疾病救助;建立扶困助残基地,帮助低收入农户就业致富……依托政策支持、项目带动等,让困难群众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今年1月初,萧山区建立了一个豆苗种植扶困基地。这是继益农镇三围村扶困助残基地、靖江街道残疾人电商培训基地之后,萧山打造的又一助力共同富裕的基地。该基地首期计划帮扶20户困难户,预计每年可帮助农户增加1万元收入。

  从过去的“输血式”救助,到现在的“造血式”帮扶,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人都不能少。截至7月,萧山低收入农户数量较去年12月减少390户、853人。

南部八镇一体规划 打造生态共富萧山样板

  驱车行至萧山南片,满目苍翠,令人心旷神怡。在萧山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的架构图中,萧山南部生态共富先行区被列为标志性成果之一。

  生态共富,点明了发展路径。“先行”二字,更凸显使命重大。

  放眼萧山全域,南部片区较东部、中部地区发展相对不足,但又有非常突出的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萧山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重点在南部,难点在南部,突破点也在南部。

  南部片区,主要包括临浦、浦阳、所前、楼塔、进化、戴村、河上、义桥等8个乡镇。南部生态共富先行区的建设,将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一体化发展,破解同质化等体系性的内耗。

  今年,萧山区农业农村局扎实推进南部生态共富先行区的规划编制,探索生态、绿色、低碳的增减平衡发展模式,以及扩中、提低、消薄村的高质量发展长效体系,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生态共富的萧山样板。

  新出炉的规划,构建了“一心两廊四带五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一心”即以临浦镇为核心的生态共富重点区域;“两廊”指时代创智、东线创新两条走廊;“四带”即三江口-石牛山休闲生态带、杨静坞-青化山休闲生态带、浦阳江流域生态发展带、浙东运河生态发展带;“五组团”指创智新城、科创小镇、文旅智造、宜居智谷、休闲旅游组团。

  这一空间布局,充分体现了先行区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例如,“四带”中的三江口-石牛山休闲生态带,就以三江口区域、石牛山省级森林公园等生态空间为载体,串联起义桥、戴村、河上、楼塔等地区的生态资源,计划对森林公园开展保护性系统修复,发展乡村旅游与新文创产业。

  有了总蓝图,如何抓落实?根据规划,先行区将实施“南花园彩虹行动”工程,围绕红色文化、新科创、新农创、旅游康养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特色平台和载体。

  特色平台的打造,重点在于挖掘八镇特色资源,取“最大公约数”形成集群效应。

  近年来,戴村接连招引了云山峡谷漂流、云石滑翔伞等多个体旅项目,郊野运动小镇的名气愈来愈响。周边乡镇也同样在发力,义桥正在打造归农复健养生庄园,楼塔正在发力古镇振兴,所前将打造天乐禅茶园和茶文化街区……旅游康养平台,正是这些重点项目的集成平台,随着一个个项目建成、投运、串联,南部八镇将形成全域旅游、多旅融合的新格局。

民营企业以工哺农

探索乡村振兴共赢模式

  盛夏时节,位于浦阳镇径游村的传化共富乡村示范点,绿油油的晚稻禾苗长势喜人。在当地的村民看来,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在不久的将来,连同这片稻田,以及更为广阔的土地上,将建起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让这片土地产出更高的价值。

  这个村民期待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传化集团与浦阳镇共同打造的,规划面积达3285亩,涉及径游、谢家、安山3个村庄,将围绕蔬果、花卉、粮油三大业态,建设农文旅体验区、精品蔬果园、农业科技创新园等,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当前,萧山的广袤乡村正涌动着一股新趋势:民营企业纷纷下沉乡村,通过导入资金、项目、人才等资源要素,深度参与乡村开发与运营,“以工哺农”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民营经济是萧山的特色经济,全面乡村振兴离不开民营企业这支生力军的助力。

  在浦阳镇,传化集团不仅要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还将与各个村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包括帮助培育3个以上村企共享发展的新型市场主体;成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合作社、农户等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开展助老助学等公益事业等。

  前不久,传化集团已联手国资企业与浦阳镇18个村共建了强村公司,从事工程建设、物业管理等服务,公司盈利全部返还村里,后期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项目,强村公司也将优先参与进来。

  民营企业同样需要广袤的乡村。如今,许多乡村都在探索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村企双方能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最近,河上镇东山村的精品民宿集群,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中。这个项目是东山村与浙江海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村企共建项目。在合作中,村集体负责项目土建及景观建设,海鸟公司负责民宿的装修和运营。项目投运后,海鸟公司预计每年支付村集体保底租金100万元,同时对营收750万元以上部分按每年20%分红,并优先为本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东山村党委书记徐国栋说,这种合作方式,将村集体、村民和企业捆绑成为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今后企业运营得越好,村集体收入就越高,老百姓就业就会越多。

  企业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正从“盆景”逐渐变成“风景”。

  临浦镇横一村在未来乡村规划初期,就引入了第三方运营公司,同步推进规划建设与运营前置,统筹考虑品牌定位和形象标识,全方位推进生态种养、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亲子研学、运动康养等农文旅产业,村集体经济月入30余万元,20余户农户提出开办民宿和餐厅申请。

  戴村镇佛山村在引进了云山峡谷漂流项目后,又同周边6个村抱团,与第三方企业合作共建旅拍基地和商业综合体项目。两年后,项目建成投运,7个村每年预计获得总共保底100万元的收益,净利润170万元以上部分,7个村与运营公司按照六四分成。

  一次次大胆的探索,一项项务实的实践,一张张全新的蓝图,化作了萧山加速推进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努力把共同富裕美好图景转化为生动实景,萧山锚定目标、奋楫前行。

  (本版图片由萧山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萧山:大全景摹画强村富民 2022-08-16 浙江日报2022-08-1600004;浙江日报2022-08-1600010;浙江日报2022-08-1600017;浙江日报2022-08-1600014;浙江日报2022-08-1600024 2 2022年08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