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创新浙江

龙湾

加快创新资源集聚 争当高质量发展先行者

  周一富

  温州市龙湾区(温州高新区)围绕浙南科创新城、科创高地建设,超前布局、系统构筑有利于创新资源集聚、赋能的“强磁场”,推动创新能级跨越式提升。2021年,温州高新区综合排名提升11位,成功进入全国前44%;位列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排名第10位、成果转化指数排名第6位,蝉联全省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夺得“科技创新鼎”,并成功入选中国创新百强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坚定扛起了“温州科创看龙湾”的使命担当。

  把平台作为创新第一重器,全力谋大引强

  一是战略平台超前布局。龙湾区大手笔构建“两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攻坚自创区八大专项行动、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三大会战”、高新区“一区多园”、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园建设。温州高新区排名从2016年的107位连续提升至2021年的69位,实现“五连升”。二是创新平台加快集聚。建成高能级创新平台12家,平台共引育科创企业(项目)170家。瓯江实验室成为全省首批六大实验室之一。高能级创新平台、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综合体总数均居温州市第一。三是孵化平台持续升级。获批温州市唯一的国家高端人才引领型双创特色载体。浙南科技城创业服务中心连续六年获评国家孵化器A类,目前共拥有省级及以上孵化器4家(国家级2家)、众创空间11家(国家级4家)。

  把产业作为创新第一赛道,全力赋能提质

  一是传统产业高新升级。龙湾区加快提升五大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71.1%。二是眼健康产业创出特色。全力打造全球首个眼健康产业园——中国眼谷。开园两年来,与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共建联合研究院19个,今年又招引5家龙头企业总部入驻,累计落地项目137个。三是新能源产业强势崛起。落地投资超300亿元的瑞浦新能源制造基地项目,成为温州历史投资额最大、首个千亿产值单体制造业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191亿元的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新能源产业今年有望破百亿规模。四是数字经济产业迅猛发展。成功获批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省级信息经济示范区。招引世界500强企业,打造国际云软件生态平台总部。大唐5G全球创新中心等项目投入运营。五是智能装备产业尖端引领。星曜半导体项目进入实体化运营,新产品成功解决我国射频器件“卡脖子”技术难题。激光光电设备入选“国际首台套”,突破4项“卡脖子”技术。

  聚合企业资源,打造创新主体“新梯队”

  一是加快培育企业矩阵。2021年龙湾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82家,总数分别达530家、2340家,瑞浦新能源列入省第五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名单。2021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隐形冠军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家。二是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发布《温州高新区(龙湾区)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首席科技官制度,建成省级企业研究院44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98家。三是解决企业发展之忧。四套班子组团联系172家重大企业(项目),2067名助企服务员精准结对2083家企业。为重大项目“量身定制”个性化代办,推广“一指减负”场景应用,2021年为企业减负共计32.28亿元。推进“企业码”功能集成,兑现财政奖补资金17.19亿元、惠及企业近万家次。

  把生态作为创新第一要务,全力优化升级

  一是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启动建设浙南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城,迭代升级人才新政3.0版,“鲲鹏计划”实现零的突破,打造中国温州民营经济人力资源产业园,温大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国家引才引智基地。2021年共引进高校毕业生1.15万人,培育高技能人才4281人次,今年已申报省级杰出人才1人、科技领军创新人才5人、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支。二是坚持改革赋能创新。以“先投后股”方式支持成果转化改革获国家级试点;人才政策“智算器”列入省首批组织系统多跨应用场景目录。三是坚持服务助力创新。落地2亿元的泰越基金和5亿元的眼谷壹号基金,实现科创基金落地零突破。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科技查新温州分中心挂牌成立,共建“上海-温州技术交易大市场”。

  下一步,龙湾区(温州高新区)将继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四个“紧扣”,即紧扣战略协同推进,争当引领标杆;紧扣产业集群打造,聚集高端项目;紧扣平台提质增效,强化创新赋能;紧扣双创生态优化,激活发展动力,继续争当高质量发展先行者、排头兵,为全省“两个先行”贡献“龙湾力量”。

  (本文作者为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书记 温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浙江日报 创新浙江 00010 加快创新资源集聚 争当高质量发展先行者 2022-08-12 浙江日报2022-08-1200012 2 2022年08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