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衙庄主人与番薯
张学勤
金衙庄,现在是看不见庄了。杭州清泰门旁,贴沙河边,仍有以此命名的公园。历史上的金衙庄则为钱塘人(一说仁和人)金学曾所建,时间是在明代万历年间。金学曾,字子鲁,他辞官回乡,闲居杭州期间,为自己的父母建起了这座规模颇大的庄园。由于他曾是衙门大官,所以,杭州百姓称此庄园为金衙庄。后来,他被朝廷重新起用,告别金衙庄前往南方出任福建巡抚一职,并在任上做了一件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
巡抚堪称封疆大吏,后世官修的家乡方志上都会有重点记载。《康熙钱塘志》《乾隆杭州府志》都说:金学曾在福建抗击倭寇“有井子湾、澎湖之捷”;实施的屯、盐二法“闽人至今赖之”。《乾隆杭州府志》更赞扬说:“学曾功在八闽。”
但是,作为杭州人的金学曾,在闽还有一项大功绩,那就是在福建引进并大力推广番薯的种植。此事被称为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却不被家乡的方志所记载。
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图书馆从民间征集到一本完整的古籍——《金薯传习录》,后来知道它已是世上“孤本”(另有两个残本,均只有下卷没有上卷)。该书发现之前,学界虽然知道番薯是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大陆的,并有多条途径,但是,对番薯引进的具体路径和推广途径等历史细节则知之甚少。此书则详细记载了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福建长乐的陈振龙、陈经纶父子与杭州金衙庄主人金学曾一起推动引进、推广番薯的生动故事,并附有相关的原始档案。
郭沫若先生获知此事后,曾于1962年冬前往福建省图书馆查阅此书。次年,他为此书填了一首词——《满江红·纪念番薯传入中国三百七十周年》:
我爱红苕,小时候,曾充粮食。
明代末,经由吕宋,输入中国。
三七〇年一转瞬,十多亿担总产额。
一季收,可抵半年粮,超黍稷。
原产地,南美北。
输入者,华侨力。
陈振龙,本是福建省籍。
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
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
1982年10月,在农学专家吴德铎先生的推荐下,农业出版社将《金薯传习录》列入“中国农学珍本丛刊”出版(印了2800册)。此后,该书便成了农学界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
不过,可能是由于金学曾封建官僚身份的缘故,今人往往把“堪比神农”的赞词送给陈振龙、陈经纶父子,但是,细读《金薯传习录》一书,笔者发现:在引进番薯尤其是在推广番薯的种植上,金学曾所起作用不容小觑。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因耕地稀少,粮食产量无法满足全省需求,所以,早在明代,就有不少福建人出洋谋生,陈振龙就是其中一员。他在吕宋(今菲律宾)经商时,发现当地的丘陵、山间都种有一种叫朱薯(也叫红薯)的作物,当地人告诉说:“朱薯可以替代米粮,而且产量很高。”陈振龙想到家乡山多,正可以引进这样的作物,便详细打听了朱薯的种植方法。
明朝万历二十一年五月,陈振龙在吕宋私下买了朱薯藤苗,将其带回福建。当时,福建巡抚金学曾正在向知识界征求赈济粮荒的良策。当年六月初一日,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时为县学生员,即俗称的秀才),便向巡抚递交了一份推广种植朱薯的建议书。
巡抚金学曾阅看此建议书后,当即作如下批示:
据禀,夷国之薯,气味甘平,可补谷食之不逮。该生涉险带种而归,事属义举。诚恐土性不合,所献薯藤是否可种,可传尔父:既为民食计,速即觅地试栽。俟收成之日果有成效,将薯呈验,另行通饬。
可见,金学曾当时很谨慎,担心福建的土壤是否适合朱薯生长,因此要陈振龙父子先去试种一下,成功了再向各县推广。
看了批示后,陈振龙父子即在自家屋后“纱帽池舍傍隙地”种上了朱薯。4个月后,从地里挖出不少朱薯,大的圆的像拳头,小的长的像手臂。陈经纶于当年十一月向金学曾提交了书面报告,告知成功喜讯,并送上了新收获的朱薯。
金学曾生平第一次品尝煮熟的朱薯,口感甚好,马上又在陈经纶的报告上写下批示:
深洋涉险,七日返棹,虽曰人事,实获天恩。所呈地瓜剖煮而食,味果甘平,可佐谷食。该生沥陈六益八利,洵不虚也。如禀,准饬各属依法栽种。第查,禀内“南北东西无地不宜”之语,但南方气暖,易于栽培;北地严寒,恐难生发。如果西北咸宜,其功不在树艺之下。俟各属造报,再有效验,另行具题可也。
为了指导各属依法栽种,金学曾后来又将陈振龙父子提供的朱薯种植方法总结成一篇长文《海外新传七则》,详细介绍了朱薯的育种、栽培、贮存等具体做法。文中还提到:“薯传外番,因名番薯。”原来,“番薯”的大名还是杭州人金学曾取的!
次年(1594),福建各地开始试种番薯,以中丞署名的《海外新传七则》则作为农技指导书,也下发到各地。这年,福建各地遭遇大旱,由于番薯属耐旱作物,“秋收大获,远近食裕,荒年不为害”,闽人感恩便将番薯改称为“金薯”。《金薯传习录》收录有多首来自民间的《金薯歌》,以下摘录几句歌词,也可见民间对金薯的感激之情。
抚闽使者著循良,得兹嘉植于海洋。
割藤剪蔓储筥筐,治畦布种依高岗。
秋收不用斗石量,牛车前后遥相望。
珊瑚累寔孕天浆,饔飧佐食熙春阳。
酿随椒醑荐馨香,民思功德久不忘。
闽地金薯流出福建的第一站是浙江,清康熙元年(1662)陈振龙、陈经纶的后代陈以柱,委托一位叫徐瑗的乡人将金薯种苗和金学曾所撰《海外新传七则》带到浙江鄞县,指导当地人在贫瘠土地上广种番薯。起初,鄞县人颇有怀疑,认为这样的土地种不出这么大的果实。不料,到了秋收时,挖出的番薯比闽地所产还要大。浙江丘陵、山坡种植番薯的历史就此开启。
乾隆十四年(1749),陈以柱的儿子陈世元(也是《金薯传习录》一书的编著者)客居山东胶州,目睹了当地接连遭遇旱涝灾害和蝗灾的惨象,他联想到金学曾所撰《海外新传七则》中有这样一句话“薯苗入地即活,东西南北,无地不宜”,便邀约同伴余瑞元、刘曦,“于次年捐资运种,及应用犁锄、铁耙等器,复募习惯种薯数人同往胶州之古镇,依法试栽”。这个“依法”,依的就是金学曾的《海外新传七则》。古镇之人都不相信他们的举动,由于胶州沙土很适合种番薯,加上土地肥沃,秋收时,挖出的番薯特别巨大,惊呆了当地的人。
此后,陈世元的儿子陈云、陈燮等,又将金薯和《海外新传七则》先后带到了河南朱仙镇、河北通州以及北京齐化门外。各地试种的成功,大大推升了当地人种金薯的热情。《海外新传七则》所说“薯苗入地即活,东西南北,无地不宜”的话,也在南北多地得到了验证。
清朝乾隆年间,中国人口史无前例地突破了1亿,达到了1.4亿;道光年间人口更是超过了4亿。这表明曾长期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粮食瓶颈,此时已被有效突破。当然,这与明朝晚期引入番薯、玉蜀黍(尤其是番薯)等高产作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明朝晚期,番薯引入中国大陆有多条路径:有从缅甸引入云南的,有从越南引入广东的。不过,学界公认的是:陈振龙、陈经纶父子从吕宋引入福建的这条路径影响最大,传播最广。
陈氏父子这条引进路径,之所以影响大、传播广,就是因为得到了地方官员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如果没有金学曾,陈氏父子的番薯种植可能也就局限在自己的家乡了。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到的是:他们去各地推广番薯种植,总是带着金学曾的《海外新传七则》,毕竟在那个时代,只有带有官方认证的科普文章才更使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