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正!难忘口令声
胡华军
立——正!
这是我儿时在父亲军营里听到的最有力量的声音,如同雄狮呼啸般呼出,这啸声发出的陡然间,我耳边听到了齐刷刷的“啪”的一声,父亲与他的战友们瞬间坚挺,两脚靠拢,双腿绷直,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是挺直的。那毕恭毕敬的严肃神情让我向往。
16岁那年,我如愿以偿在新兵连里听到这种口令声。新兵连连长要求我们听到立正口令后,立即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要向外60度左右,两腿一定要绷紧挺直,小腹内收,挺胸收腹,上体不能动,人要挺直,身体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直,人稍向后仰,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自然并拢,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军裤缝,两眼直视头要正,颈要伸直,嘴巴微闭,下颌微收。刚开始,我们这批新兵总是达不到连长的要求,连长不得不一遍遍给我们做示范。在连长严格要求下,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习惯成自然。
听到这口令声,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兵了,双脚不由自主地靠拢,整个人站得笔直,双眼有神地望着远方,整个人神经绷得紧紧的。我感觉我不再是一个在课堂上听课的学生,而是一名军人了。是军人,就要像一个军人的样子。
立——正!
再一次听到口令声,我已经是一名野战医院的卫生员。
这时的我有了兵相,兵味十足,是一名真正的军人。每当清晨出操号声响过以后,在军营操场上听到政委高喊:“立——正!”这就意味着五公里长跑开始了。说实话,对这个五公里长跑,我还是怕的。因为当我跑到一公里时,我就上气不接下气,整个人大汗淋漓,感到呼吸困难,脚像踩棉花一样发软,跑步速度也随着慢了下来,都有点跟不上大部队了。之后,天天出操,人也就逼出来了,只要过了一公里这个极点,保持住速度和步伐,咬牙坚持下去就能过关。在以后出操的日子里,我的呼吸均匀起来,跑起来没这么累了,能轻松地跟上大部队了。
我从一个弱不禁风的黄毛丫头,成为体力强壮的解放军女战士。
立——正!
1975年,在海岛上,我听到感觉不一样的口令声。
这是我们医疗小分队到东海前哨下海岛,驻岛官兵以军人的最高礼仪,来表达对我们医疗小分队的欢迎。在连长的口令声中,我们来到战士们中间。这时的我是野战医院的护士,我们来到这远离大陆的最前哨。我们下的海岛面积不大,岛上生活条件与气候很差,资源匮乏,连最基本的水资源都没有。岛上打的水井是不能吃的,只能用于洗衣、洗澡、打扫卫生,喝水全靠老天爷——岛上的饮用水全来自收雨水的蓄水池。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驻岛官兵一代代地坚守在海岛上,岛上种植的植物都很难成活,但是驻岛官兵并没有放弃。抱着种上的植物被台风刮死了就再种的想法,战士们一直坚持着。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海岛上种满了各种树与果树,海岛有了绿色,它们凝集着全体驻岛官兵的汗水和努力。
海岛上最困难的是物资有限,不能像陆地随时可以购买物品。那时,没有冰柜,登陆艇带上岛的新鲜蔬菜,根本就无法保鲜储藏。驻岛官兵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因为海岛距离大陆很远,运输补给的登陆艇一个星期才来一两次,遇到台风天,登陆艇十天半月都上不了岛。最艰难的时候,驻岛官兵就只能吃咸菜或酱油拌饭。
岛上的官兵们为了能够吃上新鲜的蔬菜,决定自己在岛上种菜,有的土地并不适合种菜,他们就趁着休假的时候从外面背一些泥土回来。大家努力了多年,才将菜地成功建成。
临别海岛时,我再一次听到了立正口令声,这是海岛官兵集合向我们告别,有种不舍涌上心头。在海岛的日日夜夜,让我见证了海岛战士们与天斗、与地斗,用坚强的决心与汗水,把鸟不拉屎的海岛建成祖国最前沿的铜墙铁壁。这种精神鼓舞着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畏艰险努力奋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立——正!
这是让我最激动、让我和战友们热血沸腾的口令声。
那一天,自卫反击战胜利结束,我和战友们班师回营,在院长的口令声中,我们齐刷刷地站在宁波火车站的月台前。
火车站拉着横幅大标语,欢迎我们的到来,我和战友们身体内的每一块肌肉、骨骼都运动起来了,仿佛有种向上的力量,让身体完美的舒展,站成一棵如挺拔的青松一样的立正军姿。此时,我感觉有种自豪感在升腾,为国而战军人的使命感在血液里涌动,我们站出了与众不同的兵味,站出了我们军人的本色,站出了我们参战军人对党和祖国的赤胆忠心!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对得起这身国防绿。
在战场上,我们经过千锤百炼,举手投足之间无不透着军人的威武,这场战争让我们深深懂得军人的职责,我们的一言一行处处洋溢着军人的气质,今后祖国把我们放在任何一个地方,我们永远都是一个兵。
从军十多年,富有感染力的口令声,让我豪情万丈,信心十足,培养了我在逆境中不悲观、不绝望、坚定信心、斗志旺盛、充满活力,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永远对生活充满热情,做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