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观点

消费“热”似火,商机莫错过

  最近的这轮高温天气“火力”十足,带来滚滚热浪的同时,也激起了一波消费“热”情。据报道,购物中心、大型商超成为不少人避暑逛街的首选。在宁波的部分商业综合体内,顾客平均停留时间环比增加1.2小时,带火了线下消费市场的热度。

  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高温天气也不例外。一方面,它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另一方面,客观上也催生了不少商机。进入7月以来,各地商场人气和客流明显回升。尤其是周末和夜间,人气和销售同步增长。在宁波鄞州、海曙等地的大型商超,每天上午10时一开门,就逐步进入客流高峰阶段,一直持续到晚市结束。客人中以年轻家庭顾客居多,儿童用品、餐饮成为人气最旺和销量最好的业态,当地媒体甚至使用“人气滚烫”来形容。宁波多个购物中心表示,这段时间营业额环比均有15%至20%的提升。不仅是宁波,消费热情随着天气一起升温,这种现象在省内多地开始“冒头”。

  天气热,人们反而愿意出门消费,原因来自多个方面。

  首先,前段时间因为多地疫情反复,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线下消费受到一定程度冲击,一部分消费转移到了线上。我省1月至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1.3%,虽然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根据监测和对重点企业的调查来看,消费仍面临下行压力。近期,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平稳,消费热情开始逐渐释放,“烟火气”也逐渐回归。

  其次,随着暑期到来,学生群体这支消费的“生力军”开始出动。文具书本、食品饮料、玩具、电子产品,甚至包括近程的酒店餐饮消费都开始放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大型商超里一般业态齐全,空调马力十足,在里面待上一天,不仅可以吃饭、娱乐、休闲一站式搞定,还避开了酷暑,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经济发展仍然承压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抓住这一波消费“热”情,考验着商家捕捉商机的能力。

  不少商业体提前策划促销活动正逢其时。今年6月底7月初,杭州市中心商圈里,众多高层级、高品质首店接连落地。比如,与某名酒联名的冰淇淋店开张,线上线下都是话题。众多首店在暑期开始集中面市,并不是巧合,而是特意踩准了暑期消费旺季的步点。这个过程中,展示了“首店经济”的巨大势能,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也有一些商场做足“亲子”文章,策划了一系列的趣玩活动。

  政府也要做好推手。前段时间,杭州已经连发3波消费券,最近一波消费券3分钟之内被抢光,可见人们的热情之高。用好消费券,能够发挥杠杆般的撬动作用,促进整体消费的提升。除此之外,也应采取切实措施,开发好暑期夜经济、挖掘夜间消费潜力。比如,做好“文旅商”的融合,支持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健身等夜间经济生态,营造全时段、全领域消费氛围。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让“消费”这驾马车跑得更快一些。往年,人们总爱说“好汉不赚六月钱”,是因为天气炎热赚钱辛苦,夏日消费需求也不旺盛。但是,近年来暑期消费有逐渐赶超“金九银十”之势,这个“六月钱”不仅不能放弃,还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赚足、赚好,莫辜负了这滚烫的人气。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7 消费“热”似火,商机莫错过 2022-07-21 24537508 2 2022年07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