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诸暨:厚植西施文化 擦亮美丽品牌

袁伟玲 杨 斐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生命所在,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沉淀。对诸暨而言,传承和传播好西施文化,便是塑造诸暨文化新格局、提升城市形象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诸暨将擦亮西施文化IP作为建设精神文明高地试点的重要抓手,通过连续十年举办西施文化节、打造“西子千秋”沉浸式展出等创新形式,不断丰富西施文化的传播载体,使浓缩着爱与美的西施文化,不断激荡起新时代诸暨人的文化自信。

  现代设计语言

  讲述流传千年的传奇

  “西施传说”衍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遗产贯穿诸暨两千多年的历史,先后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和浙江文旅IP,沉淀出富有魅力的西施文化。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文化瑰宝,诸暨以节为媒,连续十年举办西施文化节,持续深化和丰富西施文化内涵。

  以西施为名,创意为题,开启一场艺术设计的盛宴。今年3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诸暨市人民政府共同启动了“西施”主题文化创意暨旅游商品大赛,共征集到193件参赛作品,参赛人员多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创设计大咖、非遗保护单位人员以及院校学生。

  “商品类作品54件(组),创意类作品139件(组);从参赛作品地域看,共有诸暨市内作品69件(组),市外省内作品26件(组),省外作品98件(组)。参赛范围更广,设计更贴近市场。”诸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王益琳介绍说。可见,西施文化的商业价值和省外影响力正与日俱增。47天征集期结束后,来自中国美术学院、杭州西泠印社集团等单位的5位知名专家担任评委,经过严格的评审环节,最终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16名。

  创意十足、丰富多样的获奖作品,俨然是展示西施文化现代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生动窗口。来自福建的参赛者黄歆以西施“沉鱼”故事与花神民间传说为创意出发点,将西施、鱼等元素巧妙融入玻璃杯套件设计,彩泥风格的西施形象生动有趣,实现了西施文化和生活美学、生活情趣的有机融合,作品获本次大赛一等奖。来自南京传媒学院的设计团队参赛作品为西施印象键帽,用春秋篆体形式呈现古越文化,以经典的青绿色与荷花作为点缀,诠释了西施形象,美观又清新,作品获本次大赛二等奖。

  除此之外,参赛选手们还将西施文化元素与创意杯型、梳妆盒、台灯等巧妙结合,使西施文化因创意创新更显活力和朝气。集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于一体的优秀作品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吸引多方关注,为后续实现商业开发留足了空间。这也是西施文化进一步融入现代生活的重要通道。

  丰富体验场景

  触摸强劲的文化脉动

  本次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评选于5月18日在西施故里寿崇德艺术馆举行,为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奉上了一份美好的诸暨文化献礼。

  在诸暨,诸暨市博物馆与西施文化的集大成者——西施故居毗邻,形成了双子辉映之势,是中国阐释和展示西施文化的核心平台,每年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踏访西施之美,领略西施文化蕴含的家国情怀。

  为进一步擦亮西施文化“美丽招牌”,让西施文化成为展现“诸暨风采”最美标识,诸暨将市博物馆陈列改造工程列入2021年度诸暨市政府性投资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在总体设计中把握综合性、开放性和特色化,注重空间布局、功能布局、创新方式和展陈形式,融入数字化、体验性、现代化等理念,完整地呈现诸暨文明史,于7月21日正式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陈列改造重点对西施文化展示板块进行了更新,通过文物展示、场景再现、沉浸式体验、多媒体查询(西施文化相关资料)等,全新打造西施文化展示空间——“西子千秋”,全景展示呈现西施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成果。届时,西施浣纱的经典历史场景将穿越千年触手可及,而诸暨最负盛名的苎萝山、浣纱溪、浣纱石、西施殿等西施文化实物(图版),越王句践剑、越王者旨於赐剑、吴王夫差矛、吴王夫差盉等重要文物(仿制品),也将集中呈现在大众面前。

  立足美,讲述美,传播美。具有西施文化辨识度、影响力、个性化的文化载体不断涌现,为诸暨做好西施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形象提升等融合文章提供了新思路。西施文化让城市诸暨更添自信魅力的同时,也将逐渐成长为浙江独有的地域文化标识。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诸暨:厚植西施文化 擦亮美丽品牌 2022-07-21 浙江日报2022-07-2100003 2 2022年07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