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推动国土空间资源配置效率效益提升
每一寸土地资源尽在“掌”握
记者 金春华 朱承
本报讯 (记者 金春华 朱承) 近日,记者在省自然资源厅采访时发现:2022年全省百大项目用地审批“作战图”上,大部分项目进度在“省级审查”一栏是绿色字体的“已完成”。
这一成绩离不开最近上线的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它让浙江用地项目首次在省级部门实现“审批等项目”。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蔡宁说,这意味着浙江可以“像管财政资金一样管土地资源”,极大地提升了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迈出了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一大步。
作为一个资源小省、经济大省,浙江用仅占全国1.06%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6.36%的GDP、养育着全国4.5%的人口——每一寸国土空间资源都需精打细算。
省自然资源厅改革发展处副处长林崇向记者演示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登录后,主界面左侧是“一库”,即浙江国土空间的数字化呈现,它可以提供目前浙江最全面、最权威、最精准的空间底图底数。中间的“一图”是一张张常见的地形图、行政区划图、卫星图等,使用者可以“在地图上操作”。右侧是“一箱”,主要是根据空间治理核心需求研发的各类智能化分析工具。
“一库一图一箱”是整个平台的基底,背后有1.8亿条空间数据在支撑,形成近1100个图层。其上层就是“X场景”,主要包括多规合一、耕地智保、空间利用、地灾智治等具体应用。
“找地就像网上购物一样。”瑞安市中特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坚明点赞。在瑞安市试点并推广到全省的“浙里找地”应用,归集了全省产业园区、公告地块、出让计划等资源。企业负责人在手机上就可查询具体地块的供地指标、公共设施、属地优惠政策等信息,遇到心仪的土地时,通过应用可直接跳转到交易网站。慈溪市掌起镇陈家村村级田长马荣荣用了“耕地智保”场景应用平台后,发现问题可即时劝阻并通过应用上报,每个反馈都可实时督促、闭环解决,巡查2000多亩耕地变得得心应手。
省域空间治理试点单位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平台建设的一大突破在于所用数据有别于传统静止、单一维度的表单数据,而是动态、多维的空间数据,“地下、地上、空中的要输入,拆掉的、新建的、规划的,也要及时输入。”平台的另一突破在于复杂算法的运用。省自然资源厅空间规划局副局长郭英举例说,以前由于缺乏有效计算手段,重大项目往往审批时才发现,一条新规划的路可能会建到一个水库上去;实现“多规合一”后,哪怕两个项目只有1毫米重叠,也会被预警。
据悉,下半年,平台将在深度开发“空间大脑”同时,不断丰富应用场景,重点突破“浙地智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