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深读

看浙江如何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艺术乡建,以“美”相见

  中国的乡村,是家园,更是回望乡愁的归处。

  7月14日至15日,一场以“艺术乡建”为主题的全省现场会在衢州柯城区举行,总结以往“艺术乡建”工作经验,并将在新起点上再动员、再出发。

  2021年,浙江省文联在全省文联系统对“艺术乡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要发挥艺术界的强大动能,以审美的普及与品质提升,助力全省乡村建设可持续性发展。今年5月,省委宣传部、省乡村振兴局、省文联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艺术乡建”助力共同富裕的指导意见》,让浙江的“艺术乡建”工作有了明确的指导性纲领和行动方案。

  “艺术乡建”要做些什么?浙江为什么选择以“艺术”之名破题新时代的乡村建设?近日,记者在杭州市萧山区、长兴县、衢州市柯城区、江山市等地采访,感受乡村振兴中的文艺力量。

  一村一品 唤醒乡村活力

  放眼全国,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案例有许多,但浙江,想站在不一样的起跑线上。早在2018年,浙江就开始乡村振兴五年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当前,在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阶段,浙江对推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丽云研究乡村多年。她说,从整个“艺术乡建”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如今浙江的“艺术乡建”工作,是在浙江奋力推进“两个先行”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是“文化振兴”的进一步深化,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驱力,意在重构人与人、人与乡村、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激活人的个体价值和乡村资源价值,振兴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复活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治理,从而使乡村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获得感、幸福感。

  炎炎夏日,记者走进衢州柯城区余东村,村里满是色彩艳丽的墙画。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几位爱好画画的余东村民在文化馆老师指导下,走上了农民画创作之路,为“余东画村”埋下艺术的“种子”。这些农民艺术家“白天扛锄头,晚上提笔头”,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创作,成为了当地一道特别的风景。

  此后,余东村建成中国乡村美术馆,吸引全国农民画专业委员会落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省内外院校也在此设立研学基地,逐渐打响了“中国第一农民画村”的品牌。如今,以农民画为核心,余东村形成了“农民画+文创+旅游+研学”的文化产业链,实现了农民画从卖画到卖文创、卖版权、卖风景、卖旅游的“四个转变”,用画笔绘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江山大陈村巧用一首村歌带动整个乡村富起来的故事,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歌曲《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围绕大陈村孝文化故事“大陈面”创作,不仅成为村民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还延伸出了微电影、婺剧、越剧、舞台剧、音乐剧等多种版本,让大陈村的品牌文化进一步推广。

  村歌还助推了“大陈面”品牌产业的开发。如今,大陈村的大陈面年产2000吨,产值800万元,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有30多个代理商。得益于村歌的品牌效应,大陈村各项产业陆续振兴,游客慕名而来的同时,吸引了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回巢创业。

  打造乡村品牌,彰显地域特色,是浙江“艺术乡建”工作推进的一大特色。通过挖掘乡村历史文化、民间艺术、生态等资源,2015年至2020年,省文联各机构分别与地方协同共建117家“浙江书法村”(社区)、35个“国乐乡村”、2个“中国摄影艺术乡村”、72个浙江省“传统戏剧特色村”。

  在这背后,王丽云也看到了推进“艺术乡建”过程中乡村运营者的重要性。她说:“单纯的艺术改造乡村,在后期容易出现动能不足的问题。而‘艺术乡建’的内涵涉及乡村文化、产业、环境、乡风、社会治理、生活幸福度等多维度,乡村运营者既要懂得艺术产业发展规律,又要能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并能在项目设计之初,就有‘整村IP化’打造的思路。”

  当前,越来越多乡村开始具备这样的理念,并形成了多个特色鲜明乡村品牌,但浙江仍亟待补充这方面的综合性运营人才,以形成长期的区域品牌效应。

  王丽云特别提到山区26县的乡村,由于浙江乡村资源分布不均,空心化现象仍较严重。要重新焕发乡村活力,就要实现从“建设乡村”到“运营乡村” 的思维转变,只有优化凸显乡村特色,坚持以品牌化思维整体谋划乡村发展,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走城乡融合和资源共享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复活乡村,实现乡村可持续化发展。

  文艺村长 重塑乡村魅力

  艺术搭台,乡村唱戏。艺术走进乡村,是对其社会价值的重新激活。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吕伟刚表示,在“艺术乡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做的就是联动各地文联,聚合高校艺术院校师生、文艺“两新”等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这并不是一时的下乡“送文化”,而是要长期“种文化”。当前,浙江的乡村并不缺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的艺术家,缺的是能长期扎根、并带动村民参与艺术创作、助力乡村良性发展与治理的文艺人才。

  作为尝试,浙江探索实施“文艺村长”制度。去年,这一制度在慈溪率先试点,如今其他地区也开始“尝鲜”。

  不久前,长兴县迎来了首批10位“文艺村长”驻村。他们承担着参谋员、组织员、辅导员和宣传员的角色,不仅要协助所驻村挖掘、展示、弘扬乡村文艺文化资源,帮助培育组建特色文艺团队、培养文艺骨干,还要用文艺的形式,帮助所驻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农产品等宣传,助力乡村振兴。

  湖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长兴县作家协会主席田家村,一个多月前受聘成为长兴县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小沉渎村的“文艺村长”。记者联系上他时,他刚和小沉渎村党支部书记钦建华走完村庄。“小沉渎村正准备创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这也成了我到村里的第一项任务。”田家村说,驻村一个多月里,他在村里多次实地调研,村中的石桥、石堤、古树、古庙、老街等位置和数量,都了然于胸。

  田家村还在思考,如何把传统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怎样去发挥乡土文化在改变村民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审美意识等方面的教化功能。和村委相关负责人商量后,他已列出了小沉渎村下半年的文化活动安排表,包括读书会、剪纸等传统文化展示,还计划邀请作家来村进行采风创作,他想要做的有许多。

  “这次下村对我的触动很大。以前,我们主要为村民送欢乐,是乡村振兴的歌唱者、鼓掌者、旁观者。而今天,我们沉下来了,成为乡村建设的规划者、指导者、直接参与者,将优秀历史文化解码落地,这就是‘艺术乡建’的主动作为。”田家村说。

  “村里来了位‘文艺村长’,好像是不太一样。”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的村民们感受到了变化。

  “文艺村长”卢湘敏刚驻村,就带领县戏曲家协会的志愿者到村里开了一场“文艺走乡村”活动,为村民送上“戏曲大餐”。志愿者们还给村民进行了简单的戏曲知识培训,教唱段、手法、指法和台步等技巧。“接下去,我们准备在村里成立一个戏曲团,安排我们戏协的志愿者骨干轮流进行培训。”卢湘敏对下一步工作已有了新的打算。

  “我平时就爱哼小曲儿,但缺指导,只是自娱自乐。跟着专业老师学确实不一样,我已经把老师要来上课的时间都空出来了。”顾渚村村民陈洋期待,“文艺村长”能为村庄带来更多向上的力量。

  农民参与 激发乡村潜力

  浙江推动“艺术乡建”的解题路径比以往清晰了,一个以文化艺术联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正逐渐铺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这条有着浙江特点的思路,还有更大的目标——到2025年底,浙江预计打造50个“艺术乡建”省级典型案例,建成100个省级艺术特色示范村、1000个市级艺术特色示范村,搭建一批“艺术乡建”交流展示平台,形成一批特色凸显的“艺术乡建”品牌成果。

  要实现这个目标,任重而道远。

  经过长期的乡村调研,王丽云发现,浙江在艺术介入乡村、振兴乡村方面,乡村主体的主动参与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认为,艺术乡建的最终落脚点是人,发挥村民的主动创造性,提振村民的文化自信心,着力打造一支生机勃发的乡土人才“生力军”,更能有效激发乡村内在活力。

  杭州萧山区进化镇欢潭村,通过摄影艺术进行了试验。村里一座闲置老屋外,挂满了精心装裱过的照片。屋内,是一组组和村庄有关的照片:古村风景、人物特写、居住环境变迁、生态环境展示、生活日常素描等。这里,既有欢潭村丰厚的文化本底,也再现了村民起居的生活日常。

  照片是摄影家拍的。今年,浙江省摄影家协会联合萧山区委宣传部、萧山区文联和摄协等,推出“生长着的乡村”——萧山美丽乡村驻地摄影项目,计划用1年左右的时间,组织摄影家走进萧山20个美丽乡村,进行长期的、深入研究的影像创作。欢潭,是“生长着的乡村”——萧山区美丽乡村驻地摄影项目的第一站。

  此前,24位萧山本土摄影家和来自省内外的摄影师,与导师傅拥军、拉黑一起,深入欢潭村,以驻地创作的方式进行田野影像调查采访和拍摄。

  这样的记录对摄影师来说是创作,也是洗礼;对村民来说,则是记录与发现。

  “我们在欢谭村待了一个月,每天要在村里转好几圈,观察村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状态。”萧山区摄影家协会主席董伟说,一开始,有许多村民不理解,觉得这些背着大镜头的人好麻烦。大家熟悉后,对发现和寻找自己村里的美好,村民们来了兴趣,有的人甚至会主动提供线索。村民田永忠指着一组照片说:“这组以小家变化反映村庄变迁的照片,就是我主动跟摄影师提起的。”

  最终,摄影师创作拍摄了600余幅摄影作品,并以“生长着的欢潭”为主题,结合村景、村貌、古宅、民巷等进行沉浸式展陈。

  看着照片中浓烈的乡土气息、鲜明的时代印记,欢潭村的村民徐钱权不禁感慨:“没想到家门口的树拍出来还能这么好看。接下来,不仅要好好爱惜村庄,我还要让更多人知道村里的文化和故事。”

  通过这次摄影展,不少村民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居的乡村,祖祖辈辈在这里一砖一瓦的付出,用岁月成就了无法速成的美丽。它值得后代们付出、传承与建设。

  欢潭村党委书记梅李栋也欣喜于拍摄带来的改变。“我们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完成蝶变,但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同时,村民对村落文化的认知、参与建设乡村的自信心有待提高。”他说,这一次,从前期的入户调查到中期的志愿者协助,再到最后展览的共同参观,村民都全程参与,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通过艺术深度参与建设家园的机会。

  当各类文化活动陆续进入乡村,耳濡目染间,村民也会慢慢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最终变成“创造者”。

  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发挥文联系统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鼓励支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文艺方式、文艺因子激活乡村资源,赓续浙江千年文脉,繁荣振兴乡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生活,赋能乡村产业兴、环境美、百姓富、治理好,为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两个先行”赋能塑形铸魂。

  随着众多调研、实践的不断深入,浙江的“艺术乡建”工作,正朝着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的方向发展。我们期待,通过艺术让村民生活更幸福这一美好愿望,能在越来越多的乡村可感可见。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4 艺术乡建,以“美”相见 2022-07-14 浙江日报2022-07-1400006;浙江日报2022-07-1400008;浙江日报2022-07-1400009;浙江日报2022-07-1400010;浙江日报2022-07-1400011;浙江日报2022-07-1400007;24514136 2 2022年07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