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专版

建德市:乡村注入人才活力 “三雁”领航强村富民

郑伟林 董明锋

  树“头雁”、引“归雁”、育“雏雁”。近年来,建德市大力实施“三雁”工程,通过找准乡村振兴的多元主体,激活产业发展的多种要素,形成了“头雁领航、归雁集群、雏雁奋飞”的雁阵效应。

  范生土是建德市“三雁”中的“归雁代表”。从军42年的范生土回乡后,提出修建葛宋公路,并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500余万元,用5年时间打通了这条钦堂乡与乾潭镇之间的“断头路”。

  在助力家乡发展的过程中,范生土还全力推动村里的山塘水库整治项目,引进了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隐湖山庄”特色民宿项目。

  “西乡草莓园一期在我们村成功‘试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2万元,300余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眼下,建德大同镇劳村村党总支书记叶俊每天蹲点在建设一线,全力推进草莓园二期建设。叶俊是建德市“头雁代表”,在他的谋划与带领下,劳村村主动承接建德市“草莓西进”的第一站,投入1180万元打造213亩草莓标准地,带动30余户莓农实现近900万元产业收入。

  同时,依托新成立的“他同富”强村公司,大同镇今年已搭建起“稻香链、茶香链、果香链”3条链组党建示范带,成功吸引34个下属行政村主动出资入股上链,通过“镇属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实现多主体互利共赢。

  在建德市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除了被赋予新使命的“领头雁”,以“农创客”为代表的“雏雁”更是助力共同富裕的新动能。例如大同镇牢牢抓住“农创客”这一乡村振兴主力军,通过发布农创客扶持政策大礼包,投资1600余万元建成总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农创客中心,配套建设物流仓储基地、冷链中心等措施吸引农创客来此创业。

  无独有偶,同样从事种粮事业的90后“雏雁”王运,则构建起了钦堂乡的“粮行天下”党建联盟。该联盟打破村域界线,集中流转6个行政村2800余亩农田,进行规模化运营管理,年产值达到700多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农户增收100余万元。

  为强化人才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钦堂乡还制定了推进“三雁工程”十条硬核举措,开展“头雁”领航、“归雁”返航、“雏雁”启航行动,着力建设素质高、能力强、活力足的促进共同富裕的生力军队伍。

  建德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村社换届以来,建德市还通过打造标杆“50”名师联盟推动村书记素质提档,创新“三争三比”擂台比武推动村干部能力提升,整合项目资金,真金白银奖励产业发展。全力推动以青年回乡、乡贤回归为重点的人才战略工程,实施“镇考村聘”储备青年人才,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接下来,建德将持续深化“三雁工程”,放大“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的效应,让“三雁”成为托举共富产业的基石、助力项目发展的纽带、推进乡村振兴的引擎。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1 建德市:乡村注入人才活力 “三雁”领航强村富民 2022-07-14 浙江日报2022-07-1400014 2 2022年07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