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磐安百名干部上方言“必修课”

进村讲土话,跟阿公阿婆聊得开

  本报讯 (记者 杨振华 通讯员 朱晓华 陈佳明) 进村碰见老百姓,怎么称呼,又怎么打招呼?近日,磐安县委2022年干部主体班次培训课堂上,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县机关部门的100多名县管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集中学习一门既“新鲜”又“土味”的必修课程——讲土话。

  “老人叫阿公阿婆,打招呼问吃过没,基本是通用的……”课堂上,语言文学硕士、本地教师胡娜儿,为学员讲解磐安方言种类和发音特点。作为浙江中部山区县,磐安14个乡镇(街道)的地域,原来分属于东阳、永康、缙云、仙居、天台等地的边缘山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加上过去交通相对封闭,形成了磐安“十里不同音”的独特语言环境。县内差异明显的方言就有五类,音调存在差异的则更多。

  近年来,基层年轻干部与老百姓的对话交流问题,在磐安越来越突出:干部跨地域交流任职成为常态,而山区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外地干部包括本地一些年轻干部,不会说方言、不敢讲方言,而留守老人听不懂普通话、不会讲普通话。年轻干部进村做工作,没有村干部翻译,常常“鸡同鸭讲”,大家都是云里雾里。

  来自杭州富阳的磐安县人民法院书记员余露萍对此感触尤其深刻:“我们需要和当事人沟通,但是他们习惯说方言,甚至夫妻或者当事双方讲的2种以上不同方言,记录下来往往词不达意。”

  “要把话讲到老百姓心里去,首先就要会‘讲’。”磐安县委党校副校长周斌豹说,磐安今年首次把“方言教育”纳入县委党校主体班次课程,邀请本地乡土教师开堂授课,包括本地方言历史、方言故事、日常用语等基本内容。为加强年轻干部方言应用,磐安还把年轻干部学方言作为乡镇“青蓝工程”导师帮带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导师在一年内教会徒弟听懂本地方言,掌握日常交流基本用语。

  学会方言的干部,再次进村,跟阿公阿婆聊得开,村民倍感亲切。1994年出生的方前镇组织委员马建丰是磐安本地人,但他自小生长的新渥街道,所讲方言与方前镇完全不同,进村也只能说普通话。培训后,他独自到前王村慰问89岁老党员朱法肯,开口一句方前话“老朱,吃过没”,让老朱连连点头称好,热情相迎。

  简单的日常对话,是干部拉近群众关系的“敲门砖”。磐安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干部学方言的根本目的,是了解群众需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提升方言教育实效,磐安采用多种形式检验干部学习成果,如选定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服务对象,开展反诈宣传、走访慰问、低收入农户信息核查登记等具体工作,用群众反馈来检验干部工作实效。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进村讲土话,跟阿公阿婆聊得开 2022-07-13 24508235 2 2022年07月13日 星期三